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1713  331721  331727  331731  331737  331739  331743  331749  331751  331757  331763  331767  331769  331773  331779  331781  331787  331791  331793  331797  331799  331803  331805  331807  331808  331809  331811  331812  331813  331815  331817  331821  331823  331827  331829  331833  331839  331841  331847  331851  331853  331857  331863  331869  331871  331877  331881  331883  331889  331893  331899  331907  447348 

6.(2009·中山模拟)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表明蒋经国                                ( )

①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②希望实现国家统一 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表明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并不能表明其接受“一国两制”的方针。

答案:C

试题详情

5.(改编题)“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犹太作家瓦尔特·本雅明说过:“过去的真正形象,只是在瞬间闪烁而现。”下图反映了两个瞬间,这两个瞬间之所以出现,其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C.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D.邓小平的主观努力

解析: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的落后,同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力量的强大,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是解决一切外交问题的根本前提。

答案:C

试题详情

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以下两幅图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见证了澳门地区历史的沧桑与新生

B.都是澳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利好因素

C.是澳门由殖民走向高度自治的历史见证

D.是中国从屈辱走向强盛的有力注解

解析:在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澳门地区经济难以得到迅速发展。

答案:B

试题详情

3.在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给该评论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 )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从评论的内容看,香港回归的十年,真正实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促进了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答案:B

试题详情

2.美国《时代》周刊每年年初评选一位他们认为当年“对世界事务发 

挥最大影响的个人”作为上年度风云人物。1986年1月6日,邓小 

平继1978年后再次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1985年的“年度风云

人物”(图为《时代》周刊封面),主要是因为他领导人民  ( )

A.确立了改革开放国策

B.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

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D.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且成功地运用于实践;在1984年底,中英两国顺利解决了香港问题,为后来澳门问题的解决和将来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

答案:C

试题详情

1.“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

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解决                      (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

解析: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直接推断出“一国两制”的设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答案:B

试题详情

12.2010年1月,海地地震夺走了我国8名维和人员的生命,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而上海合作组织也是地区性的

组织。这两个问题都是积极参与地区性的外交活动。

答案:D

试题详情

11.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1986年,中国政府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