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1820  331828  331834  331838  331844  331846  331850  331856  331858  331864  331870  331874  331876  331880  331886  331888  331894  331898  331900  331904  331906  331910  331912  331914  331915  331916  331918  331919  331920  331922  331924  331928  331930  331934  331936  331940  331946  331948  331954  331958  331960  331964  331970  331976  331978  331984  331988  331990  331996  332000  332006  332014  447348 

42.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杨立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程。根据图片中主角杨立青的服饰,判断左起第三个人物形象应处于哪一时期

A.北伐战争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试题详情

41.从右边两幅图中,可以看出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

C.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   

D.中国政府性质的变化

试题详情

40.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

上海守军抗击日军  百团大战纪念碑    民兵大摆地雷阵    回民支队在训练

A.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始终是抗战的主要力量

 C.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D.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组织抗战

试题详情

39.“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会战结束后,日军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的威胁,有利于推进政治谋略,从而也就有利于及早解决中国问题,战略价值极大。”这里的“会战”指的是

A.凇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武汉会战     D.枣宜会战

试题详情

38.美国的《时代》周刊曾刊登了某一封面人物,上面有简单的人物介绍:“CENERAL CHIANC KAI-SHEK”(蒋介石将军)“……rose out of the  Sun-set”。关于这个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此时之所以能成为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

A.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并取得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B.掀起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迫使红军长征

C.担任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领导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D.大举进攻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

试题详情

37.《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 ‘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A.1127年的靖康之耻           B.1644年的甲申之难 

C.1856年的天京变乱           D.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试题详情

36.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         

A.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条约的签订

   D.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试题详情

35.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34.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A.新文化运动    B.实业救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护国运动

试题详情

33.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企业类别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织机布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快速发展        B.外商在华棉纺织业严重萎缩

 C.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D.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