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 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国家 |
数量(艘) |
||
1500-1599年 |
1600-1700年 |
1701-1800年 |
|
葡萄牙 |
705 |
371 |
196 |
荷兰 |
65 |
1770 |
2950 |
英格兰 |
- |
811 |
1865 |
欧洲合计 |
770 |
3161 |
6661 |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解析:D A项应该是17世纪;通过计算得知,B项正好相反;C项说法错误。
8. (2010·海南模拟)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
A.商业资本的发展B.航运中心的改变
C.海外市场的扩大D.货币地租兴盛
解析:A 这里的“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是指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航路开辟以后,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商业资本扩大,从而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因此正确选项是A。
7. (2010·日照模拟)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解析:D 欧洲航海家们的远洋航行加快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6. 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解析:D 玉米最初生长在美洲,后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而发现美洲的哥伦布(意大利人)是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远航的。
5.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解析:A 这种“融合”和“统一”实际上是指全球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这一体系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殖民扩张的结果,不是正常的文化交流。
4. 下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发行的时间应在( )
A. 1492年 B. 1519年
C. 1892年 D. 1897年
解析:C 哥伦布远洋航行到美洲的时间是在1492年。因而该邮票发行的时间应在1892年。
3. 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
A. 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
B. 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
C. 哥伦布发现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
D. 哥伦布到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
解析:B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过程。哥伦布所称“印度大陆”为美洲大陆,所以他有生之年并未到达亚洲的印度。
2.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
A. 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 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 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 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解析:D 传播基督教是推动欧洲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不信仰基督教就好像生存在黑暗中一样。
1.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
B. 亚洲、非洲、美洲的黄金储量丰富
C. 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 欧洲人聚敛财富的强烈要求
解析:C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
|
体现的制度或机构 |
制度或机构的特点 |
主要历史影响 |
材料一 |
分封制 |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王权与族权相结合,体现家国一体。 |
开拓疆土,扩大势力范围,巩固了周王的统治 |
材 料 二 |
中央:皇帝制;三公制 |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地方:郡县制 |
隶属中央,长官由皇帝任命 |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
|
材料三 |
三省六部制 |
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
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
材料四 |
军机处 |
办事效率高,办事机密,直接听命于皇帝。 |
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 |
(2)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机构分化事权,强化皇权。(3)标题:中国古代政治制简表。(或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对比一览表;中国古代中央、地方主要政治制度(机构)简表等。)
18.(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 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完善三省六部制)(2)唐朝中央实行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集权决策,相互制约。(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