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 梁启超在《改革起源》中说:“强学会虽封禁,然自此以往,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这反映了 ( )
A.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基础
B.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成为思想解放的潮流
C.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
D.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与封建顽固思想的激烈论战
解析: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说明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思想成为当时思想解放的潮流。
12.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 )
A. 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 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 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 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解析:D 顽固派因循守旧,不图变化;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抵抗派对外来侵略进行坚决抵抗;维新派不以推翻清王朝为宗旨,目的为“救亡图存”;革命派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为目标。此外,通过分析题干中“守旧”“变法”“作乱”三词也可判断正确选项为D项。
11.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
A. 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 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 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 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严复的观点指出:秦朝以来的专制君主,都是窃国大盗,从哪里窃来的?从人民这里!可见严复主张还政于民,即民权意识。
10.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升平盛世即君主立宪阶段。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 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B. 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C. 纠正传统儒学的不足
D. 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把儒家思想和西方进化论思想相结合,其目的是为变法寻找历史依据,以减少变法的阻力。
9. 19世纪末,“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归功于 (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严复
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并借用进化论的观点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8.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
A. 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
B. 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
C. 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逐步客观化
D. 中国人被迫折服于西方的统治之下
解析:C 从“夷”到“洋”,看不出有“崇敬”的意思,排除A;这一时期的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好的,只是科学技术不如西方,也就是说,“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仍然存在,排除B;虽然中国被西方侵略,但中国人从来也没有折服于西方的统治之下,排除D。
7. 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时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向西方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西方“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 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解析:B D项首先应排除,因为时间不符,思想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A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C项是思想变化的趋势,而不是原因。
6. 在中国近代,最早提出以近代资本主义政体取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是 ( )
A. 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 B. 早期维新派
C. 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B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没有提出过,C、D两项在B项之后。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产生,他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5. 以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为代表的新思潮的作用和影响是 ( )
①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②使人们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③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④直接导致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的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解析:D 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主要形成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属于地主阶级思想,而康梁维新派形成于稍晚的90年代,属于资产阶级思想,④直接导致不正确。
4. 2009年10月,某大学历史系的几位同学展开了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问题的争论,你认为下列同学的观点最为确切的是 ( )
A.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 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
C.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解析:D 近代社会的两大任务,是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欲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实现近代化,故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