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1875  331883  331889  331893  331899  331901  331905  331911  331913  331919  331925  331929  331931  331935  331941  331943  331949  331953  331955  331959  331961  331965  331967  331969  331970  331971  331973  331974  331975  331977  331979  331983  331985  331989  331991  331995  332001  332003  332009  332013  332015  332019  332025  332031  332033  332039  332043  332045  332051  332055  332061  332069  447348 

15. “敲击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B. 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

C. 因特网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传播功能

D. 电脑的知识与才智可以代替人脑

解析:D  D项明显错误,电脑无法替代人脑。

试题详情

14.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说:“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说明                       (  )

A. 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B. 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C. 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D. 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

解析:D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信息技术极其重要。

试题详情

13.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  )

A. 飞机的广泛使用B. 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 国际互联网的诞生D. 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C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互联网。

试题详情

12. 互联网时代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是                (  )

①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③为人们提供了远程教育

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方式

⑤出现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吸毒犯罪

⑥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⑥

解析:D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而吸毒犯罪不是在互联网出现后才有的。

试题详情

11. 19世纪前期欧美主要国家的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以下统计说明       (  )

   国别
总人口(万)
百分比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1800
   48%
   52%
   法国
  3600
   75% 
   25%
   美国
  2300
   87%
   13%

①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国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②欧美国家整体农村人口依然比例大,工业化程度低

③除英国外其他国家都没有开始向工业化过渡

④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B 通过图表可知③不符合历史事实,而④体现在法国的小农经济和美国的种植园经济上。

试题详情

10.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图中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C 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试题详情

9. (2008·宁夏高考)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  )

A. 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 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 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解析:A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物内涵的理解。因此,应准确理解历史概念,重视历史核心知识,把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出学科知识结构。

试题详情

8. (2008·江苏高考)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 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解析:C 抓住时间这一关键,1763年工业革命还未开展起来。

试题详情

7. (2008·全国Ⅰ)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

A. 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 人口爆炸性增长

C.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 各国间交往密切

解析:A 抓住“1750年”这一时间,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两个世纪后,经历了第二、三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转折点。故古希腊人对这之前的事物熟悉,而之后的工业文明的产物就“什么也不理解”了。

试题详情

6.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 工业化          B. 殖民战争

C. 资产阶级革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A 这是近年内出现较多的图表材料题,要读全表中的各项,由四个年代和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可得出答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