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2177  332185  332191  332195  332201  332203  332207  332213  332215  332221  332227  332231  332233  332237  332243  332245  332251  332255  332257  332261  332263  332267  332269  332271  332272  332273  332275  332276  332277  332279  332281  332285  332287  332291  332293  332297  332303  332305  332311  332315  332317  332321  332327  332333  332335  332341  332345  332347  332353  332357  332363  332371  447348 

3.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右图为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视察沈阳飞机制造厂时拍摄的相片。该厂建成投产应在                    (  )

   A.建国初期恢复发展经济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革”十年间

2.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调查研究,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与当时时代不符的是 (  )

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        

B.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等工业设施

C.农村正在进行土地改革           

D.城市公私合营掀起高潮

试题详情

18.(1)特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主体;但寿命大多很短;报刊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2)成因: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变法思想的主要手段;外国人在华办报客观上提供了借鉴;维新变法失败后,报业遭受重创。

试题详情

16.结合课文内容看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B.影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

C.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

D.对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

试题详情

15.某校学生剧团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历史老师发现有一场景与史实不符,它是(  )

A.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手持《民报》,聚集民众发表演说

C.外国军舰在长江航行,向革命派施压示威           

D.清帝退位后孙中山于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试题详情

14.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  )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试题详情

13. “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12.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  )

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