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周书》载:“神农耕而作陶”。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当时已有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当时的陶瓷业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使手工业产生
D.上古居民发现了陶土的巨大用途
8. (1)共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外侮,是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契机。差异:国民党认为民族复兴是“命定之事势”;共产党认为民族复兴是“全国军民奋起抗战”的结果。( 2 )结果和影响:①国民党失败,在大陆的统治终结。 ②国民党败退台湾,祖国分裂至今。 ③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此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民族复兴之路。
6.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曾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 ②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实行第一次合作 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④遵义会议成为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召开的最具有重大转折的会议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5.江苏是革命老区,江苏人民积极支持革命战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战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并与江苏有关的是 ( )
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4.实现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先决条件,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
A.农民阶级是反帝斗争的重要力量,为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B.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C.坚持统一战线策略,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反帝斗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D.不敢明确反帝目标,是资产阶级领导民族独立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3.3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以抗日战争时期为历史背景,讲述的是抗战开始后不久,
面对日军的血腥屠杀,国共两个连队终于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中
国兄弟连。该电视剧不能说明当时 ( )
A、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国共两党军队都转入敌后抗战
C、民族矛盾激化是国共双方合作的主要因素
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 )
A.《甲午悲歌》 B.《日寇投降》 C.《珍珠港祭》 D.《台湾沦陷》
1.标语具有战斗力,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如此。下面四幅标语图片中的文字分别为:
A.“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B.“要种族不灭惟抗战到底”
C.“消灭刘湘与中央红军共同北上抗日” D.“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这四幅标语中与其它三个不属同一时期的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