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下列两幅图是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你从图中得到的信息有( )
①工厂规模扩大 ②环境遭受污染 ③劳动效率提高 ④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剖析]图片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厂”代替了“工场”,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劳动效率明显提高。但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也使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上面说法都是正确的。
[答案]C
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
[剖析]本题解题突破口是对“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的理解.其含义指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推动技术进一步发展,而需要常在发明前。在棉纺织业中,由于飞梭的发明,提高了织布速度,从而带动“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答案]C
2.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主要的通讯工具
[剖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电的广泛应用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排除C、D两项;由于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汽车研制出来,排除A项。
[答案]B
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剖析]A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B项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使很多地区也纳入殖民国家的控制之下,打破了之前这些地方的封闭状况。D项英国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家,到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确立了殖民霸权。而C项中的工业革命发生在1763年以后,与题干要求的时间不吻合。
[答案]C
7.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典例剖析]
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其中包括( )
①汽车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纺织工业 ④石油化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的新特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的规模还比较小;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重化工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社会化趋势日益增强。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工业革命的浪潮同时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出现,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迁移应用]
1.表格分项比较: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时间 |
18世纪中期 |
19世纪后期 |
标志 |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 |
电力的广泛应用 |
主要特点 |
科学与技术未结合 |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
生产力 |
“蒸汽时代” |
“电气时代” |
动力 |
蒸汽动力 |
电力 |
能源 |
煤 |
电、石油 |
新兴工业部门 |
机器制造业、采煤业、纺织业、冶金业等 |
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 |
经济结构 |
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 轻工 |
重工业得到发展 |
交通工具 |
火车、轮船 |
汽车、飞机 |
生产组织形式 |
工厂制 |
垄断 大企业 组织 |
主要经济侵略方式 |
以商品输出为主 |
以资本输出为主 |
世界市场 |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发明者 |
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 |
发明创造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工程师 |
成果 |
多数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属于经验型 |
多数是科研产物, 属于科研型且量多质高 |
开展的国家 |
起先只限于英国,逐渐发展到其他国家。“一枝独秀” |
一开始就在几个国家齐头并进,形成多元化。“全面开花” |
产业部门 |
始于棉纺织业,后来在主要轻工业部门展开 |
以重工业和电力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作用 |
影响 |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矛盾激化。 |
5.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迁移应用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直接原因是( )
A.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方面:一是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促进了经济发展,引发了经济结构变化。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工业的比重超过农业;在工业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超过轻工业;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实现了机械化或现代化;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在发达国家完成。二是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垄断组织产生并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适应了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政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迁移应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