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2398  332406  332412  332416  332422  332424  332428  332434  332436  332442  332448  332452  332454  332458  332464  332466  332472  332476  332478  332482  332484  332488  332490  332492  332493  332494  332496  332497  332498  332500  332502  332506  332508  332512  332514  332518  332524  332526  332532  332536  332538  332542  332548  332554  332556  332562  332566  332568  332574  332578  332584  332592  447348 

1.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国家政权建设影响深远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废除特权     C.奖励耕战      D.建立县制

试题详情

(二)理论指导:

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4分)

试题详情

(一)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1)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2分)

(2)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2分)

(3)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2分)

试题详情

16. 某班的同学在学习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收集了不少有关法律的条文。(14分)

第一小组收集的是中国秦朝“秦律”的部分条文,并作了相关整理:

“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

“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

“夫盗千钱,妻所匿三百,可以论妻?妻智夫而匿之,当以三百论为;不智,为收。”大意是:如果丈夫偷钱一千元,妻子藏匿三百元,妻子应该怎样定罪?如果妻子知道丈夫偷钱而藏匿,当以偷钱三百元论处,如果不知道,不追究。

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法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

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第二小组查找到是古代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的部分条文。其中这样描述:

“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如果手和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

第三小组收集的是查士丁尼汇编的《民法大全》,他们从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些条文: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

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

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各组利用收集的资料进行相关探讨,请你参与讨论:

(1)根据第一小组搜集的信息,请你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法律的哪些特点?(5分)

(2)你认为第三小组收集的《民法大全》的法律条文与《十二铜表法》相比,增添了哪些合理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材料)?(4分)

(3)从三个小组收集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和罗马维系统治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4)假如你参与了材料的收集,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收集来的历史资料?(3分)

17.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试题详情

15. 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据此推测其最早当属什么时期的墓葬,其中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

A.玉面人的年代   B.玉面人的特征 C.扁足青铜方鼎  D.鼎内壁的小篆

试题详情

14. 学习历史的时候,经常要接触史料。有人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试题详情

13. 历史学家马克·布诺赫 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的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布诺赫在此强调的是(   )

A. 鉴往知来     B. 以古讽今     C. 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试题详情

12.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   )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 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 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 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试题详情

11.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 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