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2431  332439  332445  332449  332455  332457  332461  332467  332469  332475  332481  332485  332487  332491  332497  332499  332505  332509  332511  332515  332517  332521  332523  332525  332526  332527  332529  332530  332531  332533  332535  332539  332541  332545  332547  332551  332557  332559  332565  332569  332571  332575  332581  332587  332589  332595  332599  332601  332607  332611  332617  332625  447348 

11.(河北廊坊)近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特殊使命》,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驻渭城八路军办事处从戎将军忽然失踪,驻渭城的国民党军将领边国烈命令其下属赶快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边国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形成了( )

A.革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

解析:八路军将军失踪,国民党将领下令寻找,这反映了国共两党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本题也可用排除法。根据材料中“八路军”可知是抗战时期,A项形成于国民大革命时期;C项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D项形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B

试题详情

10.(2010·改编)有一首歌是“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墙铁壁,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这支军队应是( )

A.新四军              B.八路军

C.国民革命军             D.抗日联军

答案:B

试题详情

9.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力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引出日本右翼观点突出了两个问题:“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后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掠夺领土”。属于这一时期的事件有“1937-1945年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和“南京大屠杀”。后者不属于掠夺领土,而是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一种表现。“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

答案:D

试题详情

8.(陕西榆林)下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解析:从图中军、民和抗战力量可以看出抗战力量的广泛性。由此判断正确选项是B项。

答案:B

试题详情

7.下图是日本右翼分子篡改的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书中关于抗战时期的部分内容是这样写的:“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战争’,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当时的历史真相是( )

A.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妄图侵吞整个华北地区

B.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被迫改变对华方针

C.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妄图转移国际视线

D.台儿庄战役后,日本提出通过谈判来解决中日两国间的争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局势的掌握和运用,解题的关键是记清抗战时期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及概况。1938年秋,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产。日本帝国主义因而改变了战略方针,它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A发生在1935年;C发生在1932年;D不符合史实。

答案:B

试题详情

6.(2009·北京文综,19)下图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试题详情

5.(2009·模拟精选)“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

A.1931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45年

解析:由引文中的“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武汉火线……”等相关信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是发生在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后--1937年七七事变后。

答案:C

试题详情

4.(湖南邵阳)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够具备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因素是材料中的第一个条件

B.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时,中国战胜日本的第一个条件已经实现

C.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时,中国战胜日本的第二个条件已经基本实现

D.当时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革命运动尚未普遍高涨,战争胜利的态势还不

  明朗

答案:C

试题详情

3.(2010·基础精典)“打得挺好,为了保卫祖国,都不怕死,山头上堆满了尸体。”七十四岁的老汉赵安然坐在自家的炕上,回忆起儿时亲眼目睹的忻口战役,平静的语气中透露出无尽的哀伤和愤恨。老汉所回忆的忻口战役是当时哪一会战的一个组成部分(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答案:B

试题详情

2.(2010·改编)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

A.日本战领区军事状况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