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恩格斯语)以下哪一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 )
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
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方式的出现
解析:铁器的使用是封建生产力提高的标志,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答案:D
7.下表反映的典型现象是( )
交战国家 |
战争次数 |
兼并国家数 |
宋国与郑国 |
52 |
齐桓公兼并35 |
齐国与鲁国 |
25 |
晋献公兼并19 |
晋国与楚国 |
22 |
楚庄王兼并36 |
吴国与楚国 |
24 |
秦穆公兼并20 |
A.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B.春秋时期民族融合
C.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楚国最强大
答案:A
6.商鞅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取信于民,“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使令必行”。以下符合商鞅变法影响的是( )
A.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
扬
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许多有名的大商人。范蠡在陶邑家富巨万,号称“陶朱公”
C.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D.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
答案:C
5.(2010·原创)观察下图,图中改革开始于何时(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A
4.(2009·模拟精选)《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王权衰落,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天子独尊
C.周室衰微,大国争霸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答案:C
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下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答案:C
2.(2010·精选)史载:“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曰,凡 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的目的是( )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 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虽然齐桓公会盟也有协调诸侯国间争端和矛盾的作用,但并不是其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控制诸侯,提高齐国的地位。
答案:A
1.(2010·改编)中国历史上一些改革者常常是悲剧式人物,如: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其在秦孝公死后却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吴起、商鞅推行新法,有些措施不当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权力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解析:吴起、商鞅变法涉及到新旧政治制度的转变,必然触及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导致争夺权力的斗争异常激烈。
答案:C
14.俑是古代用来陪葬的塑像,主要是陶瓷、泥土或木质作成人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现象。读下列各俑图,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1)从图一中反映了秦朝文化的什么特点?由此你还联想到哪些有关秦朝兴亡的历史信息?
(2)唐朝时与吐蕃密切交往,吐蕃文化习俗渗入中原,图二反映的这种唐朝女子流行的帽子,是受吐蕃皮帽样式的影响,刘史言曾用“织成蕃帽虚顶尖”的诗句描绘了这一现象。请写出三件反映唐蕃交往的史实。
(3)图三和图四,分别反映了唐宋时期对外交往方面取得哪些进展?
答案:(1)特点:气势恢弘。兴亡:以战争灭六国,实现统一。秦朝繁重的徭役,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推翻了秦朝。
(2)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长庆会盟。
(3)唐朝对外联系已远达非洲。指南针的使用,推动了宋朝时海上交通的发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