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胡适说:“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称其为“英雄”的主要依据是 ( )
A.为挽救民族危机放弃仕途
B.提出“实业救国”兴办实业
C.提出“教育救国”大搞教育
D.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晚清状元张謇毅然放弃仕途,兴办实业,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答案:D
11.(2010·江苏南京期末,5)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解析:材料明显反映的是对西方舞会的认同态度。A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上海各家报纸评论,不能反映B项;中西文化是可以相互交融的,C项说法错误。
答案:D
10.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 )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区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解析:“江浙人摸钱”顾名思义,江浙人民比较善于经营,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做了贡献,突出表现就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答案:C
9.(2009·山东滨州一模,22)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解析: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历史背景,当时人们认为“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这是民族危机背景下实业救国思想的体现。
答案:A
8.(2009·广东汕头调研,1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代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
A.传统服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B.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C.社会变革引起服饰变化
D.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解析:从材料中“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可知,作者认为传统服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西式服装只是一时流行而已。
答案:A
7.(2009·珠海质检)观察图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你认为A点曲线状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
解析:A点正处于19世纪末期,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状况,所以选D项。
答案:D
6.(2009·安徽合肥文综,18)下表为1913-1936年中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对下表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
品种 |
1913 |
1916 |
1920 |
1925 |
1928 |
1931 |
1936 |
原料 |
29.1 |
24.7 |
23.9 |
31.3 |
35.4 |
37.7 |
35.8 |
半制成品 |
38.7 |
43.2 |
37.5 |
38.9 |
34.8 |
32.5 |
23.2 |
制成品 |
12.2 |
11.0 |
14.6 |
13.8 |
13.3 |
13.6 |
16.3 |
A. 上表反映出该时期民族工业还很弱小
B.上表反映出民族工业总体上增长缓慢
C.上表反映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增长
D.上表反映出民族制造业比较发达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原料和半制成品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说明制造业不发达,故D项错误。
答案:D
5.(2010·山东济南一模,17)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解析: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答案:C
4.(2009·安徽淮北4月)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图为上海外滩建筑),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中西文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这些地区的西洋建筑是近代出现的,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体现。
答案: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