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2538  332546  332552  332556  332562  332564  332568  332574  332576  332582  332588  332592  332594  332598  332604  332606  332612  332616  332618  332622  332624  332628  332630  332632  332633  332634  332636  332637  332638  332640  332642  332646  332648  332652  332654  332658  332664  332666  332672  332676  332678  332682  332688  332694  332696  332702  332706  332708  332714  332718  332724  332732  447348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2)、维持的原因

    ①封建经济基础决定它的长期存在。--经济原因。

    ②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利于这一制度的长期维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流派大都强调“大一统”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成功,儒家思想在汉代的胜利,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莫定了理论基础--思想基础。

    ③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地理原因。

    ④统治者的政策调整也是一个因素。--政治原因。

    3)、基本矛盾

    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4)、历程

    ①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的行县制,法家思想。

    ②正式建立:秦朝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③加强:西汉推行“推恩令”、“附益之法”、“独尊儒术”、刺史制、察举制。

④完善:隋唐采取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

    ⑤强化:北宋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发展科举制。

    ⑥发展:元朝中央设三机构,地方行行省制度。

    ⑦顶峰:明朝废丞相、设三司和五军都督府、定《大明律》、设厂卫、八股取士。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5)、发展趋势:

    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总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6)、特点:

    ①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⑤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

    ⑥文化专制是政洽专制的副产品;

    ⑦中央和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统一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⑧专制主义中小央集机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并走向反动。

    7)、评价

    积极

    ①政治:中央能够控制地方,从而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

    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融合加强,从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④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

    ⑤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这样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

    消极

    ①政治: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经济: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③文化: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限制古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试题详情

5、军事制度(删除)

    1)、府兵制  2)、募兵制    3)、猛安谋克制    4)、八旗制

重点问题精讲

试题详情

4、中央制度

    1)、三公制

它是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中央行政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其中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2)、三省六部制

    概念: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而创立的一种新的中央行政制度。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即吏、户、礼、兵、形、工六部,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三省六部有分工,也有合作;它们互相牵制、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宋、元、明、清各朝官制均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实质情况变化不大。

    特点:三省六部制是对中央行政机构的一个完善,各部分工明确,有力地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相权的一分为三,造成了彼此相互监督和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试题详情

3、选官制度

    1)、察举制

    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制是主要内容,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西汉通过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

    随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原来的选官制度已经无法推行下去,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试题详情

2、地方制度

    1)、分封制

    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它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2)、郡县制

    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3)、“蕃汉分治”制

    在辽境内,居住很多民族,汉族与契丹等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人民的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为此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它的特点是民族分治,实质是阶级统治而非民族压迫,作用是促进了契丹的发展,加速契丹封建化进程,也推动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猛安谋克制

    金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它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推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5)、行省制

    元朝是当时地域空前辽阔的封建国家,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的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6)、僧官制

    明朝在西藏实行僧官制度,由于藏区人民信仰藏传佛教,明政府利用宗教来统治藏区人民,但规定各级憎官由朝廷任兔,从而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7)、八旗制

    八旗制度是明朝后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由贵族控制,具有军事征伐、行政管理、组织生产三项职能,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管理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八旗军为清朝统一中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八旗军自身的腐败,其战斗力逐渐下降,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兴起的湘军、淮军,对其冲击很大,特别清朝编练“新军”的大规模进行,八旗军寿终正寝。

    8)、土司制

    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实行土司制度,这些由当地少数民族担任的土司官,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且可以世袭,拥有很大的权力,逐渐演变成一种割据势力。

    9)、“改土归流”

    ①形成与发展:明朝时对西南少数民族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政府派遣的流官直接统治;清朝时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实施。

    ②特点:由朝廷选派的流动官员代替原来地方世袭官吏管理地方。

    ③影响: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发展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试题详情

1、基本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试题详情

2、科举制

计划课时:二课时

复习过程:         专题知识归纳

试题详情

1、专制主义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试题详情

5、古代中央官制与地方官制的沿革。

重点、难点、

试题详情

4、了解明清时期的内阁制、军机处等史实,认识君主考制加强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