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山东省宁阳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由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答案 B
9.(宁夏银川二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政治笭遭到重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这里的“转机”主要指的是 ( )
A.从政治上着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从思想上着手,强化道德,培养优秀公民
C.从法律上着手,完善法制,稳定社会秩序
D.从经济上着手,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
答案 D
8.(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答案 A
7.(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 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 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D.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答案 C
6.(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
B. 大力发展农业,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复兴农业
C. 贯彻工业复兴法,其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大兴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答案 B
5、(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1932年美国总统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住无定所,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是否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②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④要求企业制订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 D
4.(黑龙江庆安三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罗斯福新政印证了 (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济是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国家来总揽
D.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答案 C
(安徽省怀远二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回答1-3题。
1.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答案 C
2.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答案 A
3.(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 D
28.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1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2分)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1分)
答案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