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2552  332560  332566  332570  332576  332578  332582  332588  332590  332596  332602  332606  332608  332612  332618  332620  332626  332630  332632  332636  332638  332642  332644  332646  332647  332648  332650  332651  332652  332654  332656  332660  332662  332666  332668  332672  332678  332680  332686  332690  332692  332696  332702  332708  332710  332716  332720  332722  332728  332732  332738  332746  447348 

10、(山东省宁阳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由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答案  B

试题详情

9.(宁夏银川二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政治笭遭到重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这里的“转机”主要指的是   (   )

    A.从政治上着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从思想上着手,强化道德,培养优秀公民

    C.从法律上着手,完善法制,稳定社会秩序

    D.从经济上着手,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

答案  D

试题详情

8.(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答案  A

试题详情

7.(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 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 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D.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答案  C

试题详情

6.(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

    B. 大力发展农业,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复兴农业

    C. 贯彻工业复兴法,其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大兴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答案  B

试题详情

5、(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1932年美国总统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住无定所,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是否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②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④要求企业制订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  D

试题详情

4.(黑龙江庆安三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罗斯福新政印证了                      (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济是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国家来总揽

     D.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答案  C

试题详情

(安徽省怀远二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回答1-3题。

1.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答案  C

2.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答案  A

3.(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  D

试题详情

28.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1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2分)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1分)

答案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