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共同之处: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冲击了本国的封建思想和动摇了它的统治地位,使民主思想得到了弘扬,为革命的爆发作了舆论准备。
1.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权、平等和进化论的思想。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派别 |
代表人物 |
主要思想主张 |
地主阶级 |
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 |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译出《各国律例》,还编写了《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
洋务派 |
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认为只有在维护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自强”“求富”。 |
|
资产阶级 |
早期维新派 |
王韬、郑观应开始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
维新派 |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和儒家经史相结合,宣传维新改革理论;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谭嗣同是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严复是系统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
|
革命派 |
孙中山旧三民主义 |
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
新三民主义 |
①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②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③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④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
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 |
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还提倡新道德,对旧道德。开始文学革命。 |
|
无产阶级 |
马克思主义传播 |
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
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革命思想的专播和新文化运动分别掀起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力潮流。他们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
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还用生物进化论批判旧制度。
革命派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进一步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封建的正统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直指孔子旧礼教;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维新思想中有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有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变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内容,但没有触及到封建政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即维新思想没有把封建制度的改革同封建经济基础的变革有机结合起来。
民主革命思想虽然照搬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但民主思想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封建思想的彻底的批判。
新文化运动虽然补上了这一课,但又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能指明革命的真正出路。
时间 |
宣传手段 |
内容 |
影响 |
19世纪末 |
资产阶级维新派同顽固势力展开了论战 |
要不要变法维新,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
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1905~1907年 |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进行论战 |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1915~1919年 |
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彻底批判 |
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新道德 |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空前解放 |
3.从思想上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9世纪60-9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逐渐发展,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也不断走向成熟,并最终在19世纪末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戊戌变法运动)。继而,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期维新思想又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并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发动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同时成为当时社会的两大思潮;此后,新文化运动兴起,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严重地冲击了封建的正统思想,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些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根源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从政治上看,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出现了新的阶级因素,影响和改变着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诞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进行“商战”,文化上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等,尽管这些主张并没有付诸实践,但却为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期,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进行维新变法,要求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对中国的政治和历史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迅速增强,在政治上出现了“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再加上战后美国加紧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民族资产阶级公开地走上了与蒋介石集团决裂、与共产党合作的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和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产阶级逐渐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并积极完善、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和经济成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改变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并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的侵略;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起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现代化。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的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1)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随之兴起。
(2)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是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基础。
(3)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阻碍寻求独立发展的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兴起。
(4)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商业出现短暂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首先要求在思想文化上展开反封建斗争,新文化运动兴起。同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