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古今中外科技发展以及成就
2.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中国的科学技术: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联合国及其发展简史:
(1)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英、美、苏三国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1945年,中、美、英、苏等50多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筹划建立联合国。
(2)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在纽约。其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联合国中,安理会是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其在决定实质问题时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因此任何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决议拥有否决权。
(3)联合国成立初期,美国是主要操纵国,并通过联合国通过了朝鲜战争的错误决议。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联合国逐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特别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后,联合国的正义作用日益得以体现。
◆长效热点问题:重大科技成就、诺贝尔科学奖等与科技相关的热点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
2.人类使用核能的重大史实:
(1)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转换关系式,为核能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2)1945年,美国试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分别投掷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是人类首次将核武器用于军事打击。
(3)二战后,原子能技术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就之一。1954年,第一座核电站建成,标志核能开始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
(4)到2000年底,世界正式运转的核能发电站共有400多座,发电量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
大国的崛起,有其共同性的原因,但又有各自的具体原因,只有通过对每个国家具体原因的分析,才能掌握其共性的原因,进而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长效热点问题:朝鲜核问题以及东北亚国际局势的紧张
1.朝鲜历史重大事件:
(1)1876年,日本打开朝鲜国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把清朝势力排挤出朝鲜,加强了对它的控制;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把朝鲜变成“保护国”;1910年日本完全吞并朝鲜。
(2)20世纪30年代,朝鲜人民在金日成的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
(3)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以北纬38º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1949年8-9月,在美苏支持下,南部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朝鲜半岛分裂。
(4)1950年6月-1953年7月,朝鲜战争中,中朝人民联合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迫使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5)从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双方逐渐开始对话,经济往来增多。2000年6月,两国领导发表《共同宣言》,承诺为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而努力,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在特定时间段,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比可突出探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原因的意义,也更有利于得了一些较为深刻的认识。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是所有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3.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曾为一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如新航路的开辟,将英国由欧洲的边缘,推到了国际商路和贸易中心的位置,便利了英国的海外贸易与掠夺少动,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的发展,则是利用了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集型产业的机遇。
2.经济运行模式及一些具体的经济政策:首先,经济运行模式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农业经营方式适应了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需要,法国的农业经营方式,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制约着法国经济的发展。其次,经济运行模式还要适合各自的国情,如19世纪后半期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三,一些具体的经济政策直接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如美国的《宅地法》,促进了西部开发,并对美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带动作用。第四,任何经济运行模式或经济政策,都是与特定的情境相适应的,因此,必须适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持续发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