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按顺序列举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两种说法)
拓展探究
2.“合纵”“连横”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①背景:七雄并立局面的形成。②含义:战国时期各国展开的政治、外交攻势。③纵横家:秦国的张仪和魏国的公孙衍。④结果:战国过后其,秦国力量日益壮大起来。
田氏代齐
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于齐地建立了齐国。春秋末,吕氏政权被田氏所取代,从此,齐国的主人由姜姓吕氏演化成妫姓田氏。史称“田氏代齐”。田氏代吕氏的时期,中国正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历史阶段。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建立了三个封建制国家,继而于公元前386年齐国田和列为诸侯,废吕氏最后一位国君齐康公吕贷。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完成了齐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转变。因此田氏代齐不仅是齐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这一历史大变革中的的一件大事。田氏代吕氏,经过了长期而复杂的反复斗争。有和平演变,也有武装斗争,有时隐蔽,有时公开。
从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陈完至齐到公元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经历了286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孙膑的资料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生卒年代 不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似在吴起 之后,与商鞅、孟轲同时。
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
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关于孙膑膑刑其实是错误
的,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砍掉双脚,而不是挖掉膝盖骨。
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请回答:
(1)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
(2)管仲是如何辅助齐桓公治理齐国的?
(3)“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知识空间
思维发散点播
1.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一方面,便于了解春秋五霸争霸各国和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对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等时代特点的认识。
8.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
A.牧野之战 B.围魏救赵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7.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为( )
①韩国 ②赵国 ③燕国 ④魏国 ⑤吴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④
6.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①管仲改革 ②城濮之战 ③勾践灭吴 ④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⑤① D.①④②③
5.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 )
A.改革币制 B.改革内政 C.发展生产 D.改革军制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3.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国王是( )
A.周平王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共伯和
1:.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 ②经济上,发展生产 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 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2.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 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