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3813  333821  333827  333831  333837  333839  333843  333849  333851  333857  333863  333867  333869  333873  333879  333881  333887  333891  333893  333897  333899  333903  333905  333907  333908  333909  333911  333912  333913  333915  333917  333921  333923  333927  333929  333933  333939  333941  333947  333951  333953  333957  333963  333969  333971  333977  333981  333983  333989  333993  333999  334007  447348 

10.右图反映了下列那一事件|:

     A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蕃合同为一家

     B 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C 唐朝与靺鞨族的关系是“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D 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试题详情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影响深远。据此回答8-9题。

8.科举制度最早创立于: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9.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完备起来,下列对科举制度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使有才能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 促进了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C 影响远及日本、新罗

     D 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试题详情

7.我国唐朝创制而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精品是:

      A 青瓷     B 白瓷    C 陶瓷    D  唐三彩

试题详情

7--10世纪,世界历史上有四大帝国:大唐帝国、阿拉伯帝国、东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其中大唐帝国是东方最强盛的帝国,据此回答3--6题。

3.唐朝出现繁盛的局面是在:

      (1)唐高祖    (2)唐太宗    (3)武则天   (4)唐玄宗

      A(1)(2)     B(3)(4)     C(1)(3)    D(2)(4)

4.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里所说的人指: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悔     D 姚崇

5.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局面,她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B 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C他人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为相,励精图治

      D 他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6.下列对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原因,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安定的政治环境    (2)人民的辛勤劳作

      (3)先进的生产工具    (4)人口的增长,疆域的开拓

      A(1)(2)    B(3)(4)   C(1)(2)(3)   D(1)(2)(3)(4)

试题详情

2.  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开凿大运河 (2)隋朝统一南北  (3)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    (4)李渊建立唐朝   (5)隋炀帝的暴政

      A(1)(2)(3)(5)(4)      B(2)(1)(3)(4)(5)

      C(2)(3)(1)(5)(4)      D(1)(2)(3)(4)(5)

试题详情

1.  下列对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隋文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凿了大运河

     C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二千多里

     D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试题详情

8.“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史记》(3分)

上述材料与商朝哪位国王有关?其暴政导致什么结果?

根据所学你还能说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吗? 

试题详情

7.“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3分)

   上述材料中的“天之时”、“地之利”指的是什么?

   这段史料的含义是什么?

   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在分布和农作物种类上有哪些特点?

试题详情

6.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4分)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天府”指什么地方?出现材料1所描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2中的“太守”和“伯禹”分别指什么人?

从材料2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试题详情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常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4分)请回答:以上名句是哪位诗人的杰作?他生活的年代和诸侯国?

     他不朽的抒情长诗是什么?

他的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的荣誉是什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