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3.(9 分) 工业上制备氯化铜时,是将浓盐酸用水蒸汽加热至80℃左右,慢慢加入粗制氧化铜粉(含杂质氧化亚铁),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反应如下:
CuO + 2HCl = CuCl2 + H2O ,FeO + 2HCl = FeCl2 + H2O。
已知:pH≥9.6时,Fe2+以Fe(OH)2的形式完全沉淀;
pH≥4.4时,Cu2+以Cu(OH)2的形式开始沉淀; pH≥6.4时,Cu2+以Cu(OH)2的形式完全沉淀;
pH在3-4时,Fe3+以Fe(OH)3的形式完全沉淀。
(1) 为除去溶液中Fe2+,可采用的方法是 。
(2) 工业上为除去溶液中的Fe2+,常使用NaClO,当向溶液中加入NaClO后,溶液的pH变化是 。
(3) 若此溶液只含Fe3+时,要调整pH在3-4之间,此时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
(4) 已知溶液中c(Cu2+)与溶液pH的关系为lg c(Cu2+)=8.6-2pH,若溶液中c(Cu2+)为1 mol/L,要保证此溶液中Cu2+刚好不发生Cu(OH)2沉淀,则溶液pH应为_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的铁离子能否沉淀完全_________(填“能”或“否”)。
22.(8分) 甲、乙、丙、丁是4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甲、丙及乙、丁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又知乙、丁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甲、丙两元素原子中质子数之和的2倍,甲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核内无中子。
(1) 写出元素符号:丙:_________,丁:_________。
(2) 写出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2种均含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逸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1.(11分)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业生产工艺,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为了有效除去精盐中含有的少量Ca2+、Mg2+、SO42-等杂质,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填字母)。
a. 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BaCl2
b. 先加NaOH,后加BaCl2,再加Na2CO3
c. 先加BaCl2,后加NaOH,再加Na2CO3
(2) 为检验Na2CO3产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_____;此实验中所需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所得纯碱中含有NaCl杂质,若起始时取试样a g、U型管(装有碱石化)的质量为b g,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纯碱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测定。
① 实验时,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填各装置导管口的编号):A____________
② 在反应前要从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后再连接U型管等仪器的目的是________; 在反应后若不从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将导致测试结果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③ 若反应完全后最终U型管的质量为c g,则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分) (1) 请填写下表中空白,完成检验明矾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实验设计。
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离子方程式 |
①
取少量明矾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并搅拌,配成稀溶液;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约0.5 mL稀明矾溶液。 |
|
|
②
在第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在第二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 |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
Ba2+
+ SO42- = BaSO4↓ |
④
对第三支试管溶液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证明有K+ |
⑤
另取少量明矾晶体,放入一支干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 |
在试管内壁和管口有水珠产生 |
证明有结晶水 |
(2) 在常温下,取两片质量相等、外形相同、表面经过砂纸打磨(完全除掉了氧化膜)的铝片,分别加入到体积相同、c(H+)均为3 mol/L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发现铝片在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速率明显比在稀硫酸中快。请你对上述现象的原因提出假设并用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假设。
你的假设是: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实验方案是(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19.(9分)(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填有关序号,多选扣分)。
A.用10 mL量筒准确量取稀硫酸溶液 8.0 mL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 19.60 mL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E.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得Fe(OH)3 胶体
F.圆底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
(2) 用50 mL 0.5 mol/L 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在实验中使用的仪器除大烧杯、小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外,还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要想提高中和热实验的准确性,可采用的措施除以列出的三种以外,请你再写出三种:
a. 如果按教材中的方法做,一定要是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b. 盐酸和NaOH溶液浓度的配制要准确,且NaOH溶液的浓度须稍大于盐酸的浓度。
c. 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注意不要将溶液洒到外面。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化合物A、B、C、D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三种单质。这些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已知化合物C是一种有机物),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有三个是化合反应
B.上述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有一种是电解质
C.甲、乙、丙三种单质的晶体均是分子晶体
D.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均为放热反应
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76分)
17.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 |
① |
② |
③ |
④ |
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 |
2.50 |
5.00 |
8.00 |
11.0 |
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 |
0.10 |
4.60 |
10.0 |
15.4 |
当加入5.60 g 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A. 3.88 g B.5.32 C.5.68 g D.6.82 g
16.将2 mol A和2 mol 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 B(g) x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 = 1时,按1 mol B、l mol 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B.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 = 2时,将2 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大于a
C.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 = 3时,2 mol B、6 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不等于a
D.若在恒温恒压下,按3 mol A、3 mol B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可为任意正整数
15.经测定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Ac-、H+、OH-四种,且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
c(Na+) > c(Ac-) > c(OH-) > c(H+)。其可能的情形是
A.该溶液由pH = 3的Hac溶液与pH = 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0.2 mol/L的HAc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HAc,可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改变为:
c(Ac-) > c(Na+) > c(H+) > c(OH-)
D.该溶液由0.1 mol/L的HAc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而成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 + 3H+ = Fe3+ + 3H2O
B.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使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达最大值:
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AlO2- + 2H2O
C.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Mg2+ + 2HCO3- + Ca2+ + 2OH- = CaCO 3↓ + 2H2O + MgCO3↓
D.向100 mL 0.1 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12 mol Cl2:
10Fe2+ + 14Br- + 12Cl2 = 10Fe3+ + 7Br2 + 24Cl-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