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4802  334810  334816  334820  334826  334828  334832  334838  334840  334846  334852  334856  334858  334862  334868  334870  334876  334880  334882  334886  334888  334892  334894  334896  334897  334898  334900  334901  334902  334904  334906  334910  334912  334916  334918  334922  334928  334930  334936  334940  334942  334946  334952  334958  334960  334966  334970  334972  334978  334982  334988  334996  447348 

1、  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   )

A  18000年前  B  20万年前     C  70万年前   D  170万年前

试题详情

15.材料:陕西乾陵有中国一代女皇--武则天陵墓,陵前有一“无字碑”,高63米,重99吨。在巨大壮观的石碑上,没有女皇的生平事迹及丰功伟绩,这同对面为唐高宗李治所立的“述圣碑”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当皇帝的时间长短,作为丈夫的李治,都是无法同女皇相媲美的。为何古人在树碑立传时,厚此薄彼,对李治歌功颂德,而对女皇却只字未提呢?据传说,这里两点解释:一种是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绩太大,难以用文字表述,所以,此碑无文胜有文。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当皇帝,生前就有争议,死后难免留下骂名,千秋功罪,还是由后人评说吧。

请回答:

①.武则天是中国历史存在较大争议的人物,旧时史学家认为她残暴,荒淫;而毛泽东则评价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②.试一试:“ 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名。”武则天的无字碑给后人以无限的遐想。你能否用所学的知识为武则天写一篇碑文呢?(现代文即可)

试题详情

14.汉武帝开创了汉代的全盛时期,唐太宗则开创了“贞观之治”,而汉唐又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两个时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填出下表。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经济
 
 
 

[维度C]探究应用

试题详情

13.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请回答:

①. 唐太宗说此话的用意是什么?

②.你能否举出历史上“水能覆舟”的两个例子。

试题详情

12.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回答:请分析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

试题详情

11.“明察秋毫”:小明特别喜欢历史,因而历史知识颇为丰富,有“小历史学家”的称号。而他的朋友小奇则是个小马虎,常常将历史人物张冠李戴,假设你是小明,请找出小奇的错误。

①小奇:唐太宗可真是慧眼识英才呀。

小明:怎么说?

小奇:因为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杜如晦和善断大事的房玄龄做宰相,人称“房断杜谋”。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奇:唐太宗与汉武帝可太像了。他们都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享受的欲望。汉武帝曾因起露台需十家之产而作罢,唐太宗也因暖阁花费巨大而停建。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维度B]能力提高

试题详情

9.公元_________年,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的贵族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8.对“房谋杜断”中的“房”解释正确的是:(   )

A. 帐篷   B. 房间   C. 内室  D. 宰相房玄龄

试题详情

7.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相似点有:(   )

①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都实行选拔贤才的政策

③都虚心采纳谏言        ④都注意戒奢从简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