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469  33477  33483  33487  33493  33495  33499  33505  33507  33513  33519  33523  33525  33529  33535  33537  33543  33547  33549  33553  33555  33559  33561  33563  33564  33565  33567  33568  33569  33571  33573  33577  33579  33583  33585  33589  33595  33597  33603  33607  33609  33613  33619  33625  33627  33633  33637  33639  33645  33649  33655  33663  447348 

19.下面是关于硫化氢的部分文献资料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资料中“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这一记载十分感兴趣,为了探究其原因,他们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H2S气体溶于蒸馏水制成氢硫酸饱和溶液,在空气中放置1-2天未见浑浊现象。用相同浓度的碘水去滴定氢硫酸溶液测其浓度。图一所示为两只烧杯中氢硫酸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减小的情况。

 

实验二:密闭存放的氢硫酸,每天定时取1mL氢硫酸,

  用相同浓度的碘水滴定,图二所示为氢硫酸浓度随放置天

  数变化的情况。

    实验三:在饱和氢硫酸溶液中以极慢的速度通入空气

  (1-2个气泡/min),数小时未见变浑浊的现象。

实验四:盛满试剂瓶,密闭存放的饱和氢硫酸溶

液隔2-3天观察,直到略显浑浊;当把满瓶的氢硫酸

倒扣在培养皿中观察2-3天,在溶液略显浑浊的同时,

瓶底仅聚集有少量的气泡,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气泡

也略有增多(大),浑浊现更明显些。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一(见图一)中,氢硫酸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减小

的主要因素是  硫化氢的挥发 

(2)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碘水与氢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I2==2HI+S↓  。两个实验中准确判断碘水与氢硫酸

恰好完全反应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设计实验方案,使实验者准确掌握所加碘水恰好与氢硫酸完全反应。  向氢硫酸中加入淀粉液,滴加碘水到溶液刚好呈蓝色 

(3) “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中,出现浑浊现象是由于生成了S或硫的缘故。

(4)该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三说明他们认为“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的假设原因之一是(用文字说明)  氢硫酸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此实验中通入空气的速度很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防止因通入空气过快而使硫化氢大量挥发 

(5)实验四的实验现象说明“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硫化氢自身分解  。为进一步证实上述原因的准确性,你认为还应做哪些实验(只需用文字说明实验设想,不需要回答实际步骤和设计实验方案)?  确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试题详情

18.己知:①乙醛甲基上的氢原子都是α氢原子,活性较大,都可以与甲醛中的醛基发生加成反应。如:HCHO+CH3CHOHO-CH2CH2-CHO

现由乙烯和丙二酸等物质合成Ⅰ,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E          ,H          ,I         

⑵写出A→C5H10O4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17.两种非金属元素X、Y在元素周期表中彼此相隔一个周期,它们的单质Xm、Yn和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Xm+Yn+H2O→HY+H3XO4+XH4Y(未配平)。(m、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⑴若Xm、Yn在常温下均为常见固体,则Xm  P4  ,Yn  I2 

⑵试根据推断后,完成(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P4+2I2+8H2O  2HI+2H3PO4+2PH4I

⑶试解释下列两反应能进行的原因:

①HY(aq)+NaH2XO4(aq)=H3XO4(aq)+NaY(aq),理由是 因为酸性(或电离程度)HI>H3PO4

②H3XO4(浓)+NaY(固)=HY+NaH2XO4,理由是:  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反应,由于HI挥发,促进平衡朝生成正反应方向移动  

试题详情

16.⑴在定量实验中,采用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BD   (填代号)。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以环形铁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B.配制100mL 2 mol/L的NaCl溶液,以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液面稍超出容量瓶刻度线,反复摇匀后,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平齐

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加热并搅拌时,有少量固体溅出。

D.称取一定质量无水碳酸钠粉末,用稀盐酸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定盐酸浓度。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立即装液、滴定。 

⑵根据右图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

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

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不能确定”) 不漏气

②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

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不能确定”)  不能确定  ,判理由  不管装置是否漏气,烧瓶内气压与漏斗上方的气压相等,水在重力作用下可完全流入    。

试题详情

15.向含下列微粒的溶液中,①HS、②Fe2+、③、④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或少量浓盐酸或几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都使溶液中对应的离子或分子浓度减少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SO4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盐类水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在101kPa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碳的燃烧热

D.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既是放热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试题详情

13.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1×10-5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值为5   B.一定是酸溶液   C.可能是强酸的酸式盐溶液   D.PH值可能为9

试题详情

12.臭氧分子的结构与SO2(极性分子)相似,可读做二氧化氧,在臭氧层中含量达0.2 ppm(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臭氧是氧气吸收了太阳的波长小于242 nm的紫外线形成的,不过当波长在220 nm-320 nm的紫外线照射臭氧时,又会使其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雷时也能产生臭氧,臭氧分子是直线型分子

B.臭氧转化为氧气和氧气转化为臭氧均须吸收能量

C.臭氧和氧气的相互转化能保持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基本稳定

D.向大气中排放的氮的氧化物和氟氯代烃均能还原臭氧,使臭氧的量减少

试题详情

11.某氢氧化钠溶液跟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则混合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关系一定正确的是CD

A.c(Na+)+c(H+)=c(CH3COO)    B.c(Na+)>c(CH3COO)>c(H+)>c(OH)

C.c(CH3COO)>c(Na+)>c(H+)>c(OH)   D.c(H+)=c(CH3COO)-c(Na+)+c(OH)

试题详情

1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

C.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