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9220  339228  339234  339238  339244  339246  339250  339256  339258  339264  339270  339274  339276  339280  339286  339288  339294  339298  339300  339304  339306  339310  339312  339314  339315  339316  339318  339319  339320  339322  339324  339328  339330  339334  339336  339340  339346  339348  339354  339358  339360  339364  339370  339376  339378  339384  339388  339390  339396  339400  339406  339414  447348 

期末检测题答案 一、1.A2.B3.B 4.A5.C6.D7.C8.B9.D10.B11.C12.D13.D14.C15.B16.C17.D18.A19.C20.D21.A22.D23.D24.A25.D 二、1.埃及 古巴比伦 印度 中国 2.洋务运动开始 俄国1861年改革 美国内战开始 3.郑和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4.《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或《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 三、1.(1)约克镇战役(2)大陆军 华盛顿(3)美国是正义之战;人群众积极参加,法、荷等国的援助2.(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受到剥削日益贫困,两大阶级对立和斗争明显尖锐。 四、1.(1)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压迫(2)纳西比战役(3)1649-1660年(4)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2.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试题详情

39、(1)①(3分)

   ②(1分)

  (2)(3分)

  (3)原因:(3分)

试题详情

38、(1)(4分)

(2)(3分)

(3)(3分)

试题详情

37、(1)(3分)

(2)(4分)

(3)(2分)

建议:(1分)

试题详情

36、(1) (3分)

(2)(4分)

(3)(3分)

试题详情

39、材料一:中部地区是指既不靠边也不临海、相互毗邻的内陆腹地。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六省,六省的人口总数为3.61亿占全国28.1%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约2.35万亿元,占全国的23.0%。

在这里,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较好。有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内陆重要的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铁路、公路和河流分布于这一地区,货运量、客运量分别占全国的22.6%和24.5%,有水、电、煤、良田,旅游、劳动力等众多资源优势。这里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

   然而,在近十多年里,这一地区经济没有出现与其资源、地位相适应的快速增长。从居民可支配收入看,200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居民中,中部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9元,全国人均收入前10位排名中,东部8个,西部2个,中部1个没有。

材料二:与“沿海率先改革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在2005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被再一次明确地提出来,这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单一战略转向多元战略,从单体战略转向整体战略,一个“连接南北、启动东西”的战略格局全面形成。

材料三:中部六省地图。

(1)中部地区曾经是一块热土,也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无论是在民主主义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①   在民主革命时期,在中部省区有哪些大的革命活动发生?(3分)

  ②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中部地区的哪个省率先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从而产生了中国农民的哪一项伟大创造?(2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中部崛起战略中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六省的区位优势有哪些?(3分)

(3)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回答: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3分)中部地区怎样才能“崛起”?(4分)

200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社会·思政考试答题卷

试题详情

37、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性生活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材料二: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环保立法的力度,《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

(1)材料一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哪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3分)

(2)联系我国当前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实际,谈谈“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哪些经济影响?(4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党和国家是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请你再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一条建议。(3)

试题详情

35、2005年1月4日是元旦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全国各地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全力捐助印度洋地震海啸灾民。这

①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②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是具有较高思想道德觉悟的表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