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生成气体法 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O42-,可加入适量的稀H2SO4,将CO32-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1.生成沉淀法 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Mg2+离子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为中性。
2、化学方法--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物理方法
方法 |
适用范围 |
装置 |
举例 |
注意事项 |
过滤 |
分离溶液和固体不溶物 |
![]() |
粗盐提纯 |
①一贴,②二低,③三靠; |
结晶重结晶 |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另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
|
KNO3中混有NaCl |
①一般先配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然后降温结晶 ②结晶后过滤,分离出晶体 |
3、任先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此类题型多为简答题,答题时要掌握以下要领
①选取试剂要最佳。
②不许原瓶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原瓶操作,试剂污染,“别”而无用。
③不许“指名道姓”。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叙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物质加入某某试剂……”的字样。一般简答顺序为:各取少许→溶解→ 加入试剂 → 描述现象 → 得出结论。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用水或指示剂进行鉴别②常用溴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氯化铁溶液等作试剂鉴别多种有机物。
1、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①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它的几种物质。
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③若以上两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法,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
④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
⑤若采用上述方法鉴别出一种物质后,可用它做试剂鉴别余下的其它物质。
常用试剂 |
现象 |
被检验的物质可能含有的官能团 |
溴水 |
溴水褪色 |
![]() |
白色沉淀 |
酚羟基 |
|
酸性KMnO4 |
紫色褪去 |
![]() |
银氨溶液 |
产生银镜 |
-CHO |
新制Cu(OH)2 |
加热时,红色沉淀 |
-CHO |
不加热时,沉淀溶解得蓝色溶液 |
-COOH |
|
石芯试液 |
变红色 |
-COOH |
碘水 |
变蓝色 |
淀粉 |
浓硝酸 |
显黄色 |
含苯环的蛋白质 |
FeCl3 溶液 |
溶液显紫色 |
酚类 |
☆巧思巧解
2、阴离子检验:OH―、Cl―、Br―、I―、SO42―、SO32―、CO32―、NO3―;
1、阳离子检验:H+、Na+、K+、Mg2+、Al3+、Fe2+、Ag+、NH4+;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