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1894  341902  341908  341912  341918  341920  341924  341930  341932  341938  341944  341948  341950  341954  341960  341962  341968  341972  341974  341978  341980  341984  341986  341988  341989  341990  341992  341993  341994  341996  341998  342002  342004  342008  342010  342014  342020  342022  342028  342032  342034  342038  342044  342050  342052  342058  342062  342064  342070  342074  342080  342088  447348 

7.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6.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场景,这一场景

A.属于编剧自己的杜撰     B.可能出现在清代初年

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早在秦朝就已经出现

试题详情

5.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石”,这一说法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

A.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B.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

C.涌现了一批富有实力的地域性商人群体 D.江南、江北经济发达,富人较多

试题详情

4.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是在

  A.东晋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试题详情

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官营手工业占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②魏晋南北朝时的冶金技术高超,发明了灌钢法  ③周朝工匠烧制出原始瓷器  ④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试题详情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火种      B.刀耕      C.锄耕     D.铁犁牛耕

试题详情

(四)史料分析评论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这项题目需要你耐心仔细,要尽可能做到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29.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4分)

  (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帝”指的是谁?(3分)

  (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30.(以下所提供的材料你必须认真研读,我们提供三组不同角度的问题,第三组为必答题;在第一和第二组中,你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组探究并作答。)

图一: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图二: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图为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

探究题第一组(自选):(9分)

①请你扼要叙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你认为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②第二幅图所反映的战争有人说是十四年抗战,有人说是八年抗战,请根据相关史实对此加以说明:为什么有两种说法?

探究题第二组(自选):(9分)

③指出两个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分别是什么政府?在涉及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时,他们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

④抗战胜利以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的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结合抗战的历史,说说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探究题第三组(必做):(6分)

⑤同样是签约,但面对不同的场景,你的内心所产生的感受必然不同。你认为两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的是哪幅?请表达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

试题详情

(三)史实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题10分,你可按照自己的优势任意选择两题回答,总分20分。)

26.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

  (1)秦朝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3分)

  (2)秦朝为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秦朝负责中央和地方监察的官员各是什么?西汉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4)汉武帝时期,由其亲信近臣构成的实际决策结构是什么?(2分)

27.近代前期,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据此回答:

  (1)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1分)

  (2)列举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列举3次即可)。(3分)

  (3)对应写出战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3分)

  (4)上述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28.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两部对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宪法。据此回答:

  (1)这两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时候制定或通过的?(4分)

  (2)两部宪法的性质各是什么?(2分)

  (3)两部宪法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分)

试题详情

(二)史实判断题(10分;有的说法教材中未必能找到,但根据所学知识,你完全可以推断。争取多拿分哦!)

2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2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   )

    A.尚书省被中书省取代   

    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

    C.设三公辅政皇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

23.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其真实含义是   (   )

    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              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提出关税协商制度                D.要求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24.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25.童谣也能证史。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