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1995  342003  342009  342013  342019  342021  342025  342031  342033  342039  342045  342049  342051  342055  342061  342063  342069  342073  342075  342079  342081  342085  342087  342089  342090  342091  342093  342094  342095  342097  342099  342103  342105  342109  342111  342115  342121  342123  342129  342133  342135  342139  342145  342151  342153  342159  342163  342165  342171  342175  342181  342189  447348 

“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据此回答20-22题。 20.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二七惨案”的教训          B.农民运动的成功经验

C.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D.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

21.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地位

  C.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分歧和矛盾   D.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   

22. “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

①都从政治、军事、思想上全力纠正了错误  ②毛泽东都参加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 

③都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  ④都是中共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大举侵略,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引起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抗日民主运动兴起。据此回答15-19题。 15.九一八事变后,最早掀起武装抗日斗争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16.下列关于1935年中国政局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③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  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已胜利完成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③④

17.标志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东北义勇军抗日  C.一二·九运动  D.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18.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  

A.蒋介石的妥协政策不得人心      B.日本已开始了全面侵华

C.抗日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D.要抗日就必须进行反蒋

1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其理由是 A. 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战     B.亲日派的投降阴谋受到遏制 C. 英美迫使蒋介石由妥协转向抗日    D. 日本诱使国民政府投降受挫

试题详情

  1931年日本大举侵华,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据此回答9-11题。

9.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都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10.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妥协退让,以牺牲民族利益换取其反动政权的苟安,而中共中央号召人民抗日,以挽救民族危亡。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根本原因是 

A.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B.两党力量大小不同   

C.两者之间矛盾尖锐            D.同日本之间关系不同

11. 华北事变引起的政治后果是  

①中共开始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②出现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涨 

③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④蒋介石政策由不抵抗变为“攘外必先安内”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迅速燃成燎原之势。据此回答4-8题。 4.毛泽东决定放弃夺取城市改向山区进军是在

A、南昌起义后    B、八七会议上   C、文家市会议上  D、三湾改编时

5.“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

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这段话毛泽东 

A.强调了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性     B.强调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首创性

C.肯定了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D.指出了国民党政权灭亡的必然性

6.右图A、B、C、D四个地点中,被称为共  

和国摇篮的是 

7.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

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

基本条件。”这里指的“最基本条件”是

A.建立稳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B.建立一支党领导的工农红军

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D.取得农民对革命的拥护和支持

8. 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最主要

依据是    

A.共产国际的指示              B.苏联的革命经验      

C.中国的特殊国情              D.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试题详情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中国革命,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毅然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据此回答1-3题。

1.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2.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南昌起义

C.第五次反“围剿”         D.秋收起义 3.从几次武装起义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充分发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

C.必须建立起新型的人民军队       D.必须走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试题详情

29.毛泽东在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从1949年到1956年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进行城市的经济恢复、建设和所有制变革的?结果如何? (13分)

试题详情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和探索。据此回答20-25题:

20.解放后的土改运动在政策上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A.限制和打击富家             B.限制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

C.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D.保存富农经济,团结富农

21、下列哪些运动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革命     ③镇压反革命   ④没收官僚资本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2.1949年至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

D.互相组→初级社→高级社

23.195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B.引导农民和手工业个体经济实现合作化

C.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D.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4.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  D.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

2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②三大改造完成

③“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④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