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回答17-19题
17.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18.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高瞻远瞩,挽救革命,留下许多难忘的历史照片。有一张历史照摄于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
C.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
D.1949北平和谈期间
19.“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
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
A.划定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 D.把上海浦东定为对外开放区
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前途与命运的探索包括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两方面。据此回答12-16题
12.下图A、B、C、D中,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13.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过程中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错误的根本共同点是
A.缺乏理论修养的实践经验
B.未将理论与本国实际结合
C.国际国内形势的异常复杂
D.共产国际错误决策的指引
1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①维护农民阶级利益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④适应当时社会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最急迫的政治任务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恢复国民经济
C.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安定社会秩序
16.1954年以后,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多党合作制 B.民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社会主义制度
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中国的光明前途,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的探索。据此回答8-11小题。
8.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的显著不同是
A.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主张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主张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
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人们思想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使
A.三民主义成为中国人的共同信念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探索深入开展 D.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
10.下列历史人物中,既是新文化运动发起者又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是
11.近代以来,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出现的以下思潮的先后顺序是
①实业救国 ②民主共和 ③马克思主义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据此回答4-7小题。
4. 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程度
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活动时间的长短和规模大小
5. 右图所示两个文献中都有对土地问题的处理方案,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绝对平均主义的指导思想
B.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目标 C.解决土地问题的具体方法
D.对待小农经济的基本态度
6. 将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
主要的依据是
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B.李大钊等先进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7.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反侵略斗争的首次完全胜利是
A.中法战争的胜利 B.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C.北伐战争的胜利 D.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国家主权丧失越来越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回答1-3小题。
1. 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宝座,(各国)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使以次立读国书。这件事最早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条约签订以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 右图所反映的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完全形成
3. 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结果一胜一败,导致这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不同
B.当时中国政府作战方针不同
C.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同 D.第二次是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40.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12分)
4l-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简要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
37.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 迁到
36.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 ”。 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