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2034  342042  342048  342052  342058  342060  342064  342070  342072  342078  342084  342088  342090  342094  342100  342102  342108  342112  342114  342118  342120  342124  342126  342128  342129  342130  342132  342133  342134  342136  342138  342142  342144  342148  342150  342154  342160  342162  342168  342172  342174  342178  342184  342190  342192  342198  342202  342204  342210  342214  342220  342228  447348 

4、宋代的参知政事的职能与下列哪一机构相近(   )

A、御史大夫      B、唐尚书省    C、隋中书省      D、枢密院

试题详情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

A、设“二府”制            B、枢密院是最高的军政机构

C、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开始设三省六部制

试题详情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几个宰相一起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宰相权重专权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试题详情

1、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是(   )

A、开始实行“中外朝”制度       B、扩大尚书台权力 

C、使尚书台成的决策机构        D、起用布衣为相

试题详情

元朝实行中书省制的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实行了哪些措施?

试题详情

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唐太宗曾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

材料四:清高宗(乾隆帝)曾说:“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此止可就彼时朝政闒冗者而言。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十二朝东华录》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有无本质的区别?(并说明有无本质区别的原因)

(2)统治者对宰相态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试题详情

12、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试题详情

11、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势有 ( )

(1)削弱地方、加强中央(2)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3)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4)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见渐趋严密

A、(1)(2)(3)(4)    B、(2)(3)(4)

C、(1)(3)(4)      D、(1)(2)(3)

试题详情

10、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有 (1)郡县制 (2)三省六部制 (3)行省制度 (4)三司制度 ( )

A、(1)(2)(3)     B、(1)(3)(4)

C、 (1)(2)(4)    D、(2)(3)(4)

试题详情

9、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 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

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D、使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