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2057  342065  342071  342075  342081  342083  342087  342093  342095  342101  342107  342111  342113  342117  342123  342125  342131  342135  342137  342141  342143  342147  342149  342151  342152  342153  342155  342156  342157  342159  342161  342165  342167  342171  342173  342177  342183  342185  342191  342195  342197  342201  342207  342213  342215  342221  342225  342227  342233  342237  342243  342251  447348 

10.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出现    B.唐朝政府严格管理经商人员和市场

C.明朝时期,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清朝前期,完全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试题详情

9.“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发展   ②区域分工加强   ③经济重心南移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8.据《阅世篇》载:“(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充分反映了

①   明末上海商业的发达          ②当时入市的富商巨贾拥有雄厚资金

③ 商人的地位贵如王侯          ④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中介机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1页(共8页)

试题详情

7.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本专门介绍这种商业活动变化的书籍,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书名

A.《东京城的辉煌》B.《西京城的衰落》 C.《汴河两岸好风光》 D.《坊墙去除利工商》

试题详情

6.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

   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商业特区

试题详情

5.有一关于西汉历史的电视剧,一些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里。下列关于该剧有关西汉“市”的场景,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况

 A.“市”的四周建有高大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白天定时开关

试题详情

4.唐代诗人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你认为诗句中描写的应是

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     D.彩瓷

试题详情

3.右图是出土于河南安阳的著名青铜器司母戊鼎的图片,该鼎是下列  

哪个朝代铸造的?

A.商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

试题详情

2.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从该诗中你能得到关于唐代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耕畜        B.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生活

C.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市场交换        D.男耕女织,手工业与农业结合

试题详情

1.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夏朝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