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2284  342292  342298  342302  342308  342310  342314  342320  342322  342328  342334  342338  342340  342344  342350  342352  342358  342362  342364  342368  342370  342374  342376  342378  342379  342380  342382  342383  342384  342386  342388  342392  342394  342398  342400  342404  342410  342412  342418  342422  342424  342428  342434  342440  342442  342448  342452  342454  342460  342464  342470  342478  447348 

3、下列历史文献与制定机构搭配错误的是(   )

A、《权利法案》--英国议会

B.《独立宣言》--北美大陆会议

C.《人权宜言》--法国三级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试题详情

2、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

A.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C.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中华民国之政体实行总统制

试题详情

1、“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试题详情

⒈下列有关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B.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C.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⒉我国历史上的郡县制最早出现于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⒊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⒋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是最重要的贡献在于

  A.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 

  C.其全国推行郡县制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⒌中外朝制度形成于

  A.汉高祖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汉哀帝统治时期   D.光武帝统治时期

⒍汉朝的中外朝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

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C.王国和郡县的矛盾  D.皇帝和地方的矛盾

⒎制度史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承秦制”,但不是对秦制的“拿来主义”,而是在秦制基础上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汉朝实行的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是

A.刺史制度   B.丞相制度  C.察觉制度   D.编户制度

⒏两千多年前,中国之所以能够出现“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灌良田万顷”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最基本的政治前提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  B.农耕经济生产的需要  C.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  D.自然水系分布不均匀

⒐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C.提高了行政效能,完善了中央机构 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⒑隋唐时期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科举制与汉朝、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其进步作用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用”之外,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还在于

A.有利于农民通过考试而入仕  B.有利于豪强地主巩固统治地位

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限制军事集团操纵政权

⒒元朝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A.枢密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六部

⒓自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⒔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清朝的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⒕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统治日趋稳固  B.封建统治日趋衰落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封建国家日趋巩固

⒖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适应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权力相互制衡的需要 

C.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D.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试题详情

⒈建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该制度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核心,并建立了一整套的中央官制和地方的行政制度。

⒉发展演变

⑴君权和相权关系演变:西汉时形成中外朝制度,东汉设立尚书台,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宋代设立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其目的都在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明太祖废除丞相,皇权高度强化。

⑵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一是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愈益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二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度,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智能检测]

试题详情

⒈王位世袭制:夏启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⒉分封制:形成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⒊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

试题详情

27.(1)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1分)理由:“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2分)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1分)(2)机构:内阁。(1分)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符帝意。(2分)(3)变化: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2分)根源:皇权专制。(2分)(4)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走向衰落。(2分)

试题详情

26.(1)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郡县制是适宜的。秦、汉、唐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4分)(2)顾炎武也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制绝对不行。(2分)(2)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2分)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2分)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