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2389  342397  342403  342407  342413  342415  342419  342425  342427  342433  342439  342443  342445  342449  342455  342457  342463  342467  342469  342473  342475  342479  342481  342483  342484  342485  342487  342488  342489  342491  342493  342497  342499  342503  342505  342509  342515  342517  342523  342527  342529  342533  342539  342545  342547  342553  342557  342559  342565  342569  342575  342583  447348 

1.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试题详情

15.①世纪末,康有为等维新派提出了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清政府中的实权派则是一些顽固人物,他们反对君主立宪制,声称兴民权就会天下大乱,就会引起各国干涉而亡国。1898年,那拉氏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废除新政,杀害六君子,囚禁光绪帝,便是证明。②20世纪初,清政府为欺骗人民,应付国内危机,遏制革命形势发展,决定实行“君主立宪制”。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下令“预备立宪”,1908年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1911年又组建由皇族包办的“皇族内阁”,预备立宪完全是个骗局。

第四节 中华民国的成立

试题详情

14.①20世纪初,许多地区开展了收回利权的斗争。由于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四省人民的斗争,清政府被迫同意将粤汉、川汉铁路改为商办。

②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实则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全国掀起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

③“路存与存,路亡与亡”。保路同志军一度包围成都,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湖北革命党人利用有利时机,发动了武昌起义。

试题详情

13.熊炳坤 金兆龙

试题详情

12.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成都血案

试题详情

11.预备立宪 张謇 立宪派

试题详情

1.D 2.B 3.B 4.D 5.B 6.D 7.B 8.D 9.C 10.D

试题详情

15.19世纪末,清政府的实权派对君主立宪的态度怎样?20世纪初态度又有何变化?为此进行了哪些活动?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13.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率兵冲出营房,占领军械库,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i幋锝呅撻柛銈呭閺屻倝宕妷锔芥瘎婵炲濮甸懝楣冨煘閹寸偛绠犻梺绋匡攻椤ㄥ棝骞堥妸褉鍋撻棃娑欏暈鐎规洖寮堕幈銊ヮ渻鐠囪弓澹曢梻浣虹帛娓氭宕板☉姘变笉婵炴垶菤濡插牊绻涢崱妯哄妞ゅ繒鍠栧缁樻媴閼恒儳銆婇梺闈╃秶缁犳捇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劤缂嶅﹪寮婚悢鍏尖拻閻庨潧澹婂Σ顔剧磼閻愵剙绀冩い鏇嗗洤鐓橀柟杈鹃檮閸嬫劙鏌涘▎蹇fЧ闁诡喗鐟х槐鎾存媴閸濆嫷鈧矂鏌涢妸銉у煟鐎殿喖顭锋俊鎼佸煛閸屾矮绨介梻浣呵归張顒傜矙閹达富鏁傞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