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下列各项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无关的是
A.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 B.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C.蔡锷等人在云南起义 D.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
6.在云南组织护国军,领导云南独立的将领是①蔡锷②黄兴③李烈钧④唐继尧⑤陆荣廷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内容不属于“二十一条”的是
A.要求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力 B.要求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 C.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4.护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宋教仁案” B.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3.下列史实不是发生于1913年的有
A.“宋教仁案” B.《善后借款合同》的签订 C.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D.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2.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是因为
A.同盟会会员被排挤出政府 B.袁世凯撕毁《临时约法》 C.袁世凯的亲信控制政府的要害部门 D.袁世凯废除了民主共和制
1.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总理是
A.奕劻 B.唐绍仪 C.宋教仁 D.段祺瑞
8.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的道理?
[答案]1911年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被迫声明“严守中立”,但又扣留汉口、长沙、上海等地的海关税收,送给清政府,企图从经济上扼杀革命。帝国主义选中袁世凯作为新工具,迫使清政府任袁为内阁总理;帮袁策划南北“和谈”,诱使革命派妥协,1912年袁当上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帝国主义积极扶植袁世凯,1913年五国银行团借款给袁作为镇压革命势力的军费;在反动势力的镇压下,“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当上了正式大总统。
历史告诉我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殖民地,总是要勾结和扶植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所以,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不但要推翻本国反动统治阶级,而且必须同时打倒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解析]本题是1993年全国高考题。是一道分析论述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史实熟练掌握的程度和运用基本史实分析说明问题和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本题考查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以武昌起义与“二次革命”为例。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为他们的半殖民地、殖民地,并不是要把中国变为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他们对待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除了直接干涉、破坏和镇压外,总是要勾结和扶植中国的封建反动势力一起破坏和镇压。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此认识不足,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承认和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希望以此来换取列强各国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承认。但是,事与愿违。列强不但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反而支持袁世凯破坏中国革命。
袁世凯上台后,排挤革命派力量,建立独裁统治。他于1913年春,派人刺杀了国会第一大党的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为了用武力镇压国民党,他向帝国主义举借善后大借款。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借给他巨款2500万英镑,作为镇压革命势力的军费。在反动势力的镇压下,“二次革命”很快失败,袁世凯当上了正式大总统。
本题既能考查基本史实,又能考查认识能力。第一问实际是从列强侵华史中截取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一段,因而必须明确侵华不仅包括经济、军事侵略,还包括政治侵略。第二问思维力度大,要求从必然规律中归纳和概括出历史过程的基本原因和经验,要从多角度分析。考生回答此题,失于空泛议论,不能结合具体的史实。还有不少考生审题不细,把史实下限延长至袁凯复辟帝制时,或是不写破坏辛亥革命的史实,只答帝国主义此时对中国的加紧侵略,耗费时间却不能得分。考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审题的训练,才能做到使每一分付出得到相应的收获,避免出现事倍功半的结局。
[能力训练与测试]
第一节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7.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不包括
A.以俄为师 B.民主共和 C.收回利权 D.实业救国
[答案]A
[解析]本题是1996年全国高考多选题,此处改为否定式单选题。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此题不难,但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时间限制,辛亥革命前后,似可以1911年前、后10年内为宜,大致在20世纪初的二十年间。二是阶级性质限制,即必须是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A项不难选出,因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1917年,在辛亥革命高潮阶段还根本不可能提出。以俄为师的主张是1922年孙中山进行国共合作时期提出的口号。B、D是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掀起的两大思潮。部分考生对C项感到生疏、拿不准而错选。收回利权是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经济方面的主张,有广大人民参加。因为这一内容是在前章保路运动中讲到,没有和“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一起出现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叙述中,给考生的作答带来了一定困难。考生在学习中,应注意综合各章节的相关内容,加强专题训练,以达到对知识融会贯通,全面掌握。
6.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 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答案]A
[解析]本题是1997年全国高考题。该题系否定式选择题,通过比较民国初年三次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异同点,考查对三次斗争的认识能力。命题者把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纳入题干之中,要求考生确认四个选项中对三者共性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旨在考查考生掌握有关知识的准确性和比较异同的能力。B、C两项正确表述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性质和目的。D项的干扰性很强,关键在于正确认识护国运动的结果。审视D项关于三者的结果的表述时,要注意“最终”二字。护国运动虽粉碎了洪宪复辟,但未能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民主共和,中国革命的任务仍未完成,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最终”来看还是失败了,故D项也应排除。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就解散了国民党,所以1915年爆发的护国运动,1917年爆发的护法运动都不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故A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