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2978  342986  342992  342996  343002  343004  343008  343014  343016  343022  343028  343032  343034  343038  343044  343046  343052  343056  343058  343062  343064  343068  343070  343072  343073  343074  343076  343077  343078  343080  343082  343086  343088  343092  343094  343098  343104  343106  343112  343116  343118  343122  343128  343134  343136  343142  343146  343148  343154  343158  343164  343172  447348 

2.中美关系的缓和

  (1) 原因:①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同时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为了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了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也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中国需要改善中美关系。

   (2)过程:①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②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惟一合法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③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1979年初,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是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它揭开了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阶段。

试题详情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由来:①1945年4月联合国成立。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国民党集团所占据。③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

(2)恢复: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试题详情

4.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确认并倡议将这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试题详情

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①建国一周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最突出的成是中苏建交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②1950年-1953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③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并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④1955年,参加了在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试题详情

1.新中国外交根本方针--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定

(1)背景:①二战结束后,世界逐渐形成两极格局;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③亚非拉民解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殖民枷锁,赢得独立。④新中国成立,国家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大国遏制新中国,新中国政权巩固和国家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国家支持。

(2)内容:①新中国成立之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明确表示。②建国初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试题详情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表现:①“冷战”结束,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借此建立单极格局,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的。②欧盟由于其经济实力强大(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而成为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一个因素,正力图以整体形象出现于国际舞台,与美国竞争。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日本提出了走向政治大国的对外战略。④目前仍处于经济困难中的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军工企业实力雄厚,正力图重振大国雄风。⑤中国近20年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地位大增。

从近期看: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并还将继续下去;从长远看: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试题详情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①1989年至1990年,东欧六国(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政权纷纷易手,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剧变后的东欧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③原因:内因--各国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发展缓慢出现危机,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外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

(2)苏联解体

  背景:①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②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表现在指导思想上放弃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③东欧剧变和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相继解体,使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崩溃。

  过程:①戈氏政治改革诱发了民族纷争、政治斗争和加盟共和国独立。②1991年的8.19事件是解体的催化剂,它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③同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苏联解体成为定局。④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试题详情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的崛起

原因:①二战后,亚非拉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诞生。②1955年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高涨。③美苏争霸对新兴国家独立、主权和安全构成威胁,新兴国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的有效途径。

兴起和发展:①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亚非25国参加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创始人。②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③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之一,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试题详情

2.日本的崛起

原因:①战后社会改革,铲除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②国民经济非军事化。③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④美国扶植日本。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日本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景象:①1956-1972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此期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②经济实力的膨胀,使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与美国既有联盟也有摩擦。

试题详情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①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即欧共体的形成),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②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③以1955年亚非会议为标志兴起的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⑤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