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石墨是层状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一个个正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如果将每对相邻的原子间的化学键看成是一个化学键,则石墨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碳碳化学键数之比是 ( )
A. 1∶1 B. 1∶2 C. 1∶3 D. 2∶3
5.下列物质的熔点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Li<Na<Rb<Cs
B.F2<Cl2<Br2<I2
C.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D.金刚石>氯化钠>汞
4.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可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
A.碘和干冰升华 B.SiO2和CaO熔化 C.NaCl和Al熔化 D.硫和硅熔化
3.在金刚石晶体的网状结构中,含有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碳环上的碳原子数和碳、碳键的夹角分别是 ( )
A.6个,120° B.6个,109°28′
C.5个,109°28′ D.5个,120°
2.下列物质熔化或气化时,不破坏化学键的是 ( )
A.碘 B.氯化镁 C.金刚石 D.干冰
1.在离子晶体中不存在的相互作用是 (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范德华力
该类简答题一般是用定性、定量方法对所给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然后得出结论,要求考生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对满足的一般条件从数形表达转译成科学的概括,并以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题目的一般形式是“……满足的条件是 ”等句式。意在综合考查考生对化学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例7]有机化合物A和B的化学式不同,它们只可能含碳、氢、氧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如果将A和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那么,A、B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若A是甲烷,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化合物B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 (写分子式),并写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含甲基(-CH3)的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例8在25℃,若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该类型简答题一般是依据题意,根据化学知识及相关的知识对题目所给的问题先进行分析判断,然后说明判断的理由。解题的思路是:先对问题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然后再由结论追溯到分析过程,最后再回到结论。叙述时一般使用“先总后分”表述法,即先阐述中心句或提出结论,再说明细节或原因。
[例3]白色的亚铜化合物Cu(NH4)SO3难溶于水,若与足量的10mol/L硫酸溶液混合并微热,生成铜和SO2气体及溶液。
⑴完成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Cu(NH4)SO3+□H2SO4 □Cu+□SO2+□Cu SO4+□H2O+□
⑵按上述操作,铜的最高转化率是 。
⑶有人设计让上述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结果铜的转化率大大提高。在密闭容器中反应,铜的最高转化率是 ,其理由是 。
[例4]甘蔗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SO2气体,为此需要在燃烧炉中燃烧硫黄。在生产中发现如下情况:在液态硫表面上空3mm左右,空间的温度为360℃~380℃时,燃烧硫黄的火焰为蓝色,温度超过450℃,火焰呈白色,此时硫黄消耗的速率加快,但SO2产率明显降低,在输送SO2的管道中也随之出现严重堵塞现象。
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⑵该步生产的关键是 。
该类型简答题就是要解决“怎么办”或“为什么”的问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程度,是否真正地学会、学透。试题一般设计成“其原因是 ”、“其理由是 ”、“为什么?”等句式。解这类题型的思路是:先分析题中给出的结果,然后结合化学原因、物质的性质等知识,推测出产生结果的原因。叙述时一般可使用因果表述法。
解答此类题型的要求是:①解题时要联系已学的化学原理和化学概念,认真审析题目信息中各种要素,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相同物质的变化要同中求异,异点求因;对于不同物质的变化要把握其本质,挖掘内涵。②确定原因时,可以采用“因果分析法”,即按照题目所给条件进行正向思维和推理,由变化联系原因,逐步推至结果。也可以采用“由果索因法”,根据变化的结果逆向思维,挖掘出引发变化的原因和依据。③答题时,均采用由原因到结果的语言顺序来表述。解答内容一般由三部分(前提、推理、结论)组成,有时很熟悉的大前提可以省略,只陈述原因,然后给出结果。语言句式上一般是“因为……,所以……”或“由于……,因此……”等。
[例1]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以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 。
[例2]血液的pH保持在7.35~7.45是非常必要的,血液中存在以下平衡体系:
|
|
这一平衡体系对维持血液pH的变化范围起重要作用,不正常的呼吸可导致血液中酸碱不平衡,引起呼吸酸中毒或呼吸碱中毒。试解释太快而太深的过度呼吸会导致碱中毒,太慢太浅的呼吸会导致呼吸酸中毒的原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