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4200  344208  344214  344218  344224  344226  344230  344236  344238  344244  344250  344254  344256  344260  344266  344268  344274  344278  344280  344284  344286  344290  344292  344294  344295  344296  344298  344299  344300  344302  344304  344308  344310  344314  344316  344320  344326  344328  344334  344338  344340  344344  344350  344356  344358  344364  344368  344370  344376  344380  344386  344394  447348 

22.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其媒介是

A.资本主义制度      B.坚船利炮   

C.物美价廉的商品     D.新式机器

试题详情

21.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试题详情

20.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通商要道的断绝-商品价格猛增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试题详情

19. 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大量掠夺白银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东南沿海地区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受严重冲击

试题详情

18.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他航行的目的是“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其中“将光明带给那些黑暗中的人们”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西方的工业文明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试题详情

17.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试题详情

16. 《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D.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试题详情

15. 右图中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某一城市的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这个城市应当是

A. 广州   B.北京   

C.南京    D. 上海

试题详情

14.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和民众衣食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开始形成 

B.商品经济繁荣,社会上广泛使用纸币

C.经济作物广泛种植,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

D.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

试题详情

13.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