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6.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强化了自然经济
C.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4.“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A.唐朝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
3.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的晋商兴起于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 清朝
2.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其中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始于:
A.西周 B.春秋战国 C.汉朝以后 D.隋唐时期
31.(11分)材料解读和观点辨别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回答以下问题。
(1)在学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时,某同学搜集到一段资料:
“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冉耕是鲁人,司马耕是宋人。”
历史人物的名字中常常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你能从中发现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些信息?(2分)
(2)在学习我国古代商业经济时,某同学找到了两张地图。请仔细观察,说明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的商业区分布的各自特点。(4分)
(图中画有斜线的区域为商业区)
(3)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甲、乙两位同学发生了争论。
甲:“重农抑商”政策在秦汉时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乙:“重农抑商”政策把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人为地打击、压制商业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你同意那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