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8.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47.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46.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纽约(New York)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贸易和文化中心。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将“新阿姆斯特丹”改称纽约(即新约克,英国有约克郡高@考☆资&源*网)。这一情况应当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
A. 英西战争 B. 英荷战争 C. 英法战争 D. 北美独立战争
45.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最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由此可推测,欧洲主流教科书在叙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时重点写
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②传播天主教 ③掠夺金银财富 ④推动商品输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4.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43.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2.古代工匠对高超生产技术或技艺的继承,往往实行“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规制。以下对这一规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证工匠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B.易导致某些技术或技艺失传
C.反映了古代传统家庭伦理观念 D. 体现了农耕经济的生产特征
41.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40.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39.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一轮的危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取消国际不平等交换 B.免除发展中国家的外债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缩小各国间的贫富差距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