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英国在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的殖民战争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A.荷兰、法国、美国 B.西班牙、法国、德国
C.西班牙、荷兰、法国 D.西班牙、荷兰、俄国
6.16一l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5.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A.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 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
C.哥伦布发现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 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
4.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致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
3.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
A.唐代 B.北宋 C.明代 D.清代
2.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A.唐朝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
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42、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
材料一
(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2分)
(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4分)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二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2分)
(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