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我国古代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是在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5.租佃制普及到全国、成为我国古代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特点是少投入且多产出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3.图1所示工具最早出现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朝
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
B.耕作技术进步
C.生产工具改进
D.赋税制度改革
1.历史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先民最早培植了
A.小麦和水稻 B.粟和水稻
C.小麦和大豆 D.粟和玉米
34、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中心有什么不同?推动中心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完成下表
长春外国语学校
33、请回答: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罗斯福政府具体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32、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民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
(3)结合材料三分析“由毛氏中山装”到多姿多彩服饰的变化原因。
(4)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认识。
31、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3)分析材料三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