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01上海)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 能透过半透膜
C 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 呈红褐色
7.(02上海)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浓溶液 D NaCl浓溶液
4、(99全国)pH=13的强碱溶液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11:1 (B)9:1 (C)1:11 (D)1:9 (98全国)5、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气)溶于1000g水中,得到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深度是 (A)a/22.4molL-1 (B)ab/22400molL-1 (C)ab/(22400+36.5a)molL-1 (D)1000ab/(22400+36.5a)molL-1 (03上海)6.在常温下10mL pH=10的KOH溶液中,加人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A-)=c(K+) B c(H+)=c(OH-)<c(K+)<c(A-)
C V总≥20mL D V总≤20mL
3.(99全国)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 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
2.(03江苏)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A 2ω1=ω2 B 2ω2=ω1 C ω2>2ω1 D ω1<ω2<2ω1
1.(03江苏)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g混合后,蒸发掉pg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g,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溶质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
1.基本公式及关系:
(1)
物质的量浓度:①。
②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1V1=C2V2。
③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混=
④质量分数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C=
(2)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②
(饱和溶液,S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③混合:m1a1%+m2a2%=(m1+m2)a%混④稀释:m1a1%=m2a2%
(3)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①S=(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
②把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计算:Ⅰ. 蒸发溶剂法Ⅱ. 恒温加入溶质的方法:
跟踪训练:
2、计算方法
(1)两强酸混合:[H+]混=([H+]1V1+[H+]2V2)/(V1+V2)
(2)两强碱混合: [OH-]混=([OH-]1V1+[OH-]2V2)/ (V1+V2)
(3) 酸碱混合一者过量:[OH-]混或[H+]混= | [H+]酸V酸-[OH-]碱V碱 | / (V酸+V碱)
(4) 两强等体相混时的近似速算(若PH1>PH2)
混合前 混合后
PH1+PH2≥15 PH1-0.3
PH1+PH2=14 =7
PH1+PH2≤13 PH2+0.3
1、单一溶液的PH计算①强酸溶液,如HnA,设浓度为C mol.L-1,[H+]=nc,PH=-lg nC
②强碱溶液,如B (OH)n,设浓度为C mol/L,[H+]=10-14/nc,Ph=14+lg nC
③一元弱酸溶液,设浓度为c mol/L电离度为α ,[H+]=cα PH= -lg[H+]= -lgcα
④一元弱碱溶液,PH= -lg[H+]=14+lgcα
如果不考虑阳离子水解的因素,单纯考虑酸式盐酸根离子,那么酸式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既可以电离又可能水解。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一定显酸性。如:NaHSO4
(2)、弱酸酸式盐存在两种趋势:HR-=H++R2-(电离,显酸性),HR-+H2O=H2R+OH- (水解,显碱性),很显然如果电离趋势占优势,则显酸性,如:H2PO4-、HSO3-,如果水解趋势占优势,则显碱性;如HCO3-、HS-、HPO42-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