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470  34478  34484  34488  34494  34496  34500  34506  34508  34514  34520  34524  34526  34530  34536  34538  34544  34548  34550  34554  34556  34560  34562  34564  34565  34566  34568  34569  34570  34572  34574  34578  34580  34584  34586  34590  34596  34598  34604  34608  34610  34614  34620  34626  34628  34634  34638  34640  34646  34650  34656  34664  447348 

2、已知:X(g)+Y(g)3Z(g),A与B在有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平衡如图实线所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平衡如图虚线所示,则相应的图示正确的是( B ) 

试题详情

1、一种比黄金贵百倍的O2气体,近年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有关O2气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是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它是的同分异构体

  C.互为同位素          D.氧气中含有分子,仍属纯净物

试题详情

10.平均值法(利用平均值原理解题)

是一种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它所依据的数学原理是:两个数X1和X2(X1 > X2)的算术平均值X一定介于二者之间,即 X1 > X > X2。所以,只要求出平均值X,就可以判断出取值范围

例10  30g某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盐酸中,产生11.2L的氢气(标准状况)。组成该混合物的可能的金属组是

A.Fe  Zn      B.Sn  Zn      C.Mg  Al      D.Mg  Cu

解析:因为要在标准状况下产生11.2L氢气,各需要纯金属:镁12g、铝9 g、铁28 g、锌32.5 g、锡59.4 g,而铜不反应。由此可见,组成混合物的两种金属,单独置换出11.2L氢气,一种质量要大于30g,另一种质量要小于30g,故答案为A、D。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我们能够在学习中合理地利用数学工具,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就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活化我们的思维,就能够真正做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试题详情

9.奇偶数法(利用奇偶数性质解题)

例9  X、Y是短周期元素,二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

A.n+11     B.n – 6       C.n+3       D.n+4

分析:根据化学式X2Y3可知X价态为+3或+6、Y价态为– 2或 – 4,但若X为+6、Y为 – 4不能成立,所以根据X、Y是短周期元素可以判断出X为奇数族数的元素,Y为偶数族数的元素,族数差必为奇数。

答案:B、D

试题详情

8.差量法(利用合比定理解题)

差量法的数学依据:

对于A + B = B + D

   a  b     有

   c  d

依分比定理:

又依更比定理:()

例8  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46g加热到质量不再继续减少为止,剩下的残渣的质量是137g,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分析:加热后质量的减少是由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转化为碳酸钠所引起的。

解:设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质量为x

   2NaHCO3=Na2CO3 + CO2↑+ H2O  △m

   168g    106g        168g-106g

   x              146g-137g

  解得:x = 24.4g

  因此,原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质量为146-24.4 = 121.6g  

试题详情

7.守恒法(利用等量代换原理解题)

化学反应本质是原子的重组,故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出元素在反应前后都保持:(1)原子的质量守怛;(2)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守恒,即元素守恒或称物料守恒。

例7  38.4 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0mol        (B)1.6mol       (C)2.2mol      (D)2.4mol

解析:铜与浓HNO3反应成成NO2,反应一段时间后,HNO3浓度降低,剩余的铜与稀HNO3反应生成NO。反应后的产物是Cu(NO3)2、NO2、NO、H2O。运用元素物质的量守恒法,反应前后氮元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

n(HNO3) = 2n [Cu(NO3)2] + n(NO2) + n(NO)

=

即参加反应的硝酸物质的量为2.2mol,故答案为(C)。

试题详情

6.图象法(利用函数图象法解题)

例6 在标准状况下,将100mLH2S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恢复到原状况,发现反应所得气体的体积V(总)随混合气体中O2所占的体积V(O2)的变化而不同,其关系如图7-3(气体的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用含V(总)和V(O2)的函数式表示V(总)和V(O2)的关系。

解析:此题一看就很容易联想到H2S与O2的反应,然后根据H2S或O2过量的不同情况来列关系式。但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解此题会更简便。由化学方程式可知AB,BC段符合线性关系,所以可以利用数学上求分段函数的知识得出AB,BC两段的方程。

AB段的斜率为-3,BC段的斜率为3/2,由截距式和两点式可得AB,BC段的方程:

AB段:V(总)=100 – 3V(O2),0<V(O2)≤33.3。

BC段:V(总)=3V(O2)/2 – 50,33.3<V(O2)≤100;即为V(总)和 V(O2)的关系。

试题详情

5.不等式法(利用不等式解题)

例5 若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烃,则其分子式只可能是______。若A是易升华的片状晶体,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解析: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M=12x+y;y=M-12x。因为y/2(任何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大于2,只有乙炔分子中氢原子数等于2),因为y≤2x+2(任何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均不能大于其碳原子数的两倍加2),得不等式2≤M-12x≤2x+2。

即A的分子式为C9H20或C10H8

由题中所给的已知条件看,解题所得的两种物质,能升华的片状晶体只能是萘,则其分子式只能是C10H8,其结构简式为

试题详情

4.数列法(利用数列、极值等解题)

例4 在沥青中含有稠环的芳烃,其中偶数个苯环结构的可视为同系物,如:

①求第25个分子的分子式;

②求含碳量的极限。

解析方法1:①经观察分析 A、B、C分子式分别为C10H8、C16H10、C22H12,碳原子数和氢原子数递增呈等差数列,由通项公式an = a1+(n – 1)d,求出该一系列有机物的通式;C原子数:公差为6,首项是10,an = a1+(n – 1)d = 10 + (n – 1)×6 = 6n + 4。

H原子数:公差是2,首项是8an = a1+(n – 1)d = 8 + (n – 1)×2 = 2n + 6。

所以通式为C6n+4H2n+6,第25个分子的分子式为C154H56

②求含C量的极限

   方法2:求含C量的极限

因为n趋于无穷大

试题详情

3.极值法(利用极值思维解题)

例3  某碱金属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4g,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干得固体5 g,则该碱金属可能是

A.锂          B.钠          C.钾          D.铷

解析:解此题可用极限思维。

极限1:当4 g物质全是碱金属R时

    2R + 2H2O =2ROH + H2↑  △m

   (2Ar)g           34 g

    4 g            5 g-4 g

    Ar = 68

极限2:当4 g物质全是碱金属氧化物R2O时

    R2O + H2O =2ROH  △m

  (2Ar+16)g        18 g

    4 g         5 g-4 g

    Ar = 28

事实上,R相对原子质量介于28-68之间,符合题意的只有钾元素。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