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解决贵族之间权力、土地及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和团结统治集团,西周实行了
A. 禅让制 B.分封制 C.集权制 D.宗法制
2.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其核心内容是
A.分封爵位 B.分封土地 C.规定义务 D.规定贡赋
1.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严格的等级,以下序列正确的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大夫
33、材料一:
“丞相之印章”封泥
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三: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明清时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时期,也是中国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时期。回答22-30题。
22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 ②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 (见下图),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①图②都是 D.有待考证
23 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表明
A相权日益削弱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日益强化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和
24下列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曾起过的作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央集权削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辽、宋、夏、金分裂的重要原因
C明清中央集权强化从根本上说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总体上说不利于国家统一
25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这是因为
A 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 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
C 内阁名存实亡 D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军国大事由皇帝完全独断
26下列四副关于中国历史上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27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 “龙生龙,凤生凤”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8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的两千余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①皇帝“家天下” 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官僚体制 ④“多民族”与“大一统”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 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
A适应军事的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
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巩固皇权
30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从汉到元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曲折中发展,不断加强,回答11-21题。
11中国古代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 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权制
12“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削夺王国的封地 B颁行“推恩令” C夺取王国的爵位 D实行郡县制
13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
①两汉时期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不能参与决策
②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
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④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统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4图1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图1 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 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
15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 ②③④ B②③ C ③④ D①②③④
16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 分散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B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决策失误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有利于选拔人才
17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18下列具有监察功能的官职是
①丞相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中书省
A①④ B ①② C②④ D②③
19“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20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的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处
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期,回答5-10题。
5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A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 B皇帝称号创立
C“三公九卿”服从皇帝命令 D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6 2008年湖南大学抢救性回购2000余枚流落海外的秦简,保护研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批秦简成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可能涉及的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度 ②差额选举法 ③郡县制度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7 下列有关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一直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 B都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C都是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手段 D相比之下,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8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承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
A太尉 B廷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9. 著名导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热播,影片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大英雄,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把秦始皇称为“大英雄”最主要的依据是
A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王朝
B确立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留下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光彩
D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制定了有利于统一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
10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主要有宗法制和分封制,回答1-4
1“禹铸九鼎”的古代传说,实际上反映了
A禅让制的结束 B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
C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D夏朝的强盛
2《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中央集权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4西周的宗法制实质上是一种
A 选拔人才的制度 B 奴隶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C 权力继承制度 D 中央与地方权力相互制约与均衡制度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