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6080  346088  346094  346098  346104  346106  346110  346116  346118  346124  346130  346134  346136  346140  346146  346148  346154  346158  346160  346164  346166  346170  346172  346174  346175  346176  346178  346179  346180  346182  346184  346188  346190  346194  346196  346200  346206  346208  346214  346218  346220  346224  346230  346236  346238  346244  346248  346250  346256  346260  346266  346274  447348 

1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

   A. 背景相同            B. 目的和性质相同

C. 方式相同            D.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试题详情

1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 保护鸦片贸易          B. 割占中国领土  

C. 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 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试题详情

11、元朝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 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 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 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试题详情

10、宋初为削弱宰相的权力,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实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行的“二府”机制     

②.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③.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④. 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9、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扩大民主权利

C.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D. 完善中央集权

试题详情

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了:   (    )

A.中央日益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皇权日益加强,臣权日益削弱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试题详情

7、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是“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 )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试题详情

6、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打破了门第限制         B. 不利于加强皇权

C. 有利于选拔人才         D.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试题详情

5、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试题详情

4、秦朝推行的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是由于:  (   )

     A.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B.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