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6172  346180  346186  346190  346196  346198  346202  346208  346210  346216  346222  346226  346228  346232  346238  346240  346246  346250  346252  346256  346258  346262  346264  346266  346267  346268  346270  346271  346272  346274  346276  346280  346282  346286  346288  346292  346298  346300  346306  346310  346312  346316  346322  346328  346330  346336  346340  346342  346348  346352  346358  346366  447348 

14.《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以上材料可看出                               

A.枢密院使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       B.枢密院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试题详情

13.中国古代选官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试题详情

12.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荐举制     B.封邦建国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试题详情

11.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理念上追求民主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试题详情

10.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干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司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试题详情

9.“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的行省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

试题详情

8.有人说:“古希腊是民主制度的故乡,古中国是官僚制度的故乡。”官僚制(bureaucracy)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是指权力依职能和职位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亦称科层制。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制的基础。官僚制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体制。我国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体系。下列有关秦朝官僚体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九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物

B.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

C.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D.为使各级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制定了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察举制

试题详情

7.秦朝废除了西周的“世卿世禄”“分土封侯”制度,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这套制度的基本组织结构是

①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②中央机构由三公九卿组成  ③地方行政为郡县两级制,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吏  ④主要官吏的选任,不论亲疏,选贤任能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6.《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卿世禄制确立

试题详情

5.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