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 )
①宽阔的马路 ②地下水道 ③自来水供应 ④电灯照明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最早把西方生活方式移植到中国来的是( )
A.洋务派 B.留学生
C.传教士 D.租借里的西方人
2.(1)①斯大林模式。②形成: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执政后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斯大林模式形成。③政治弊端:高度集权,造成个人高度专权;形成干部职务终身制,失去必要监督;使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2)①苏联解体。②基本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是曲折的,社会主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苏联的改革失败与解体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挫折,也可以是人民经受锻炼、吸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应根据国情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对改革中的成绩和问题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稳步推进民主化的进程。
1.B 2.D 3.D 4.C 5.C 6.A 7.A 8.C 9.C
1.结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概括苏联解体的过程。
2.⑴国内战争时期的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强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⑵①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急于求成,造成建国以来严重的经济困难。②成功探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政策,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兴办乡镇企业。改革及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发展。⑶经验和教训:探索和改革要符合国情,应遵循经济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1)①原因: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为了合理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②区别:余粮收集制是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规定农民必须把全部余粮按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新经济政策中的实物税(粮食税)规定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余粮可自由支配,所缴数额比余粮收集制的数额大为减少。③作用: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政府和农民的矛盾。(2)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作技术;支持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A 2.C 3.D 4.D 5.D 6.C 7.D 8.D 9.A 10.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