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B 2.D 3.B 4.B 5.D 6.D 7.B 8.C 9.A 10.D 11.C 12.A 13.A 14.D 15.D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回答下面问题:
(1)概括这些新变化。
(2)什么是“福利国家”?有什么积极作用?
(3)什么是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有什么重要性?
第3课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美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波浪是起伏的状态。回答下面问题:
(1)战后20年美国经济的发展为什么会进入黄金时期?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的原因是什么?是怎样得到扭转的?
(3)《克林顿总统经济报告》中说:“美国的经济政策实际上一直在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之间徘徊,克林顿执政后,选择了以“行动主义”为原则,综合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各经济学派之长的“克林顿经济学”,从而促生了“新经济”的到来。”克林顿是怎样对待“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这两种经济政策的?效果如何?什么是“新经济”?
2.①转变政策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露,但苏俄政府继续实行这个政策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1921年2月的海军反政府兵变反映了国内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促使国家实行新的经济政策。②主要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中小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扩大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依靠经济手段管理;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③评价: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是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1.(1)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1918年,资本主义列强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军事进攻,并扶植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③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对粮食主要消费品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2)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红军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3)①具体内容: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规定国家所需要的粮食数额就是必须征集的余粮数,农民必须把全部余粮按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②利弊: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有利于保证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的饥荒,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
1.C 2.D 3.B 4.B 5.C 6.A 7.B 8.D
2.1921年苏俄为什么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第七单元
第1课
3.⑴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联系,世界各地逐渐连成一个整体,随着商贸逐渐走向全球化,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⑵伴随着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或国家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⑶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蒸汽时代”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19世纪中期,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⑷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电气时代”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⑸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2.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西欧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种种野蛮的强盗式掠夺行径,获取了巨额利润。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