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 解析:本题模仿2007年广东高考试题26题命制。注意题头:“明朝君臣衣着的两重性”。这是本题的主题思想,意味着回答问题要以此为中心。本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很多知识点教材没有涉及,因此要紧扣材料,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组织答案。
答案:(1)材料一证明明朝君和臣衣着等级性;材料二证明明朝君和臣衣着的场合性。
(2)不同等级官员的官服有不同的规定;文武官员的官服有别(文官饰物为飞禽,武官饰物为走兽) 官服的规定,反映明朝严格的等级制度;服饰图案有寓意,反映对官员品行的希望与要求,有教化的功能。(任答两要点即可)
(3)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发展,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皇帝服饰的颜色、样式和饰物均为独享。皇帝服饰的独享,反映了皇权独尊。
1. 解析:此题是对考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考点为明清的官制,属于较难题。此题的关键信息是“康熙帝”。由于明初废丞相(宰相),设内阁,故康熙帝的重臣明珠、索额图的职务不太可能是A丞相或B宰相,而应该是C内阁大学士,因为明朝开创的内阁制度在清朝得以继承。职务不可能是D,因为军机大臣设于雍正皇帝。
答案:C
7.解析:本题考查中央机构的演变。第(1)问按照所学的三省六部制相关知识回答。作用主要回答两方面: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加强皇权。第(2)问回答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第三问可以根据材料或课本知识概括。第四问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皇权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答案:(1)职权:尚书省为行政中枢,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影响:①三省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与监督,有利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完整相权被分割,有利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该制度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改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2)措施:①加强皇权;②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③改设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内阁
(3)直接原因:为筹划西北紧急军务,要求严守机密。职权:承旨、出政。
(4)趋势:①相权削弱,皇权加强;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并逐步达到顶峰。
[素能提高]
6. 解析: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在于皇帝高度集权。A、B、C分别反映的是军机大臣的选拔途径、组成及办公地点,D反映的是军机大臣完全按照皇帝旨意办事。
答案:D
5.解析:清朝初期保留了明朝的内阁,另外设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设立军机处,至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状态,只有C符合要求。
答案:C
4. 解析: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相权在不断削弱,皇权在不断加强
答案:A
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
答案:B
2. 解析:明朝“内阁”由明成祖设置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也就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即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内阁的“票拟”终究不过是给皇帝提供参考的初步意见,最后的拍板定案仍决定于皇帝的御批。D项说法错误。
答案:C
1. 解析:注意提取“明太祖“这一有效信息,联系他在位时期的重大事件,明太祖废丞相设六部,正是因为废除了丞相,才如此辛苦。
答案:A
2.(2010年浙江金华模拟)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君臣衣着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摘自《明史·舆服志》
材料二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
--摘自《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品序 |
文官 |
武官 |
带饰 |
一 |
仙鹤 |
狮子 |
玉 |
二 |
锦鸡 |
狮子 |
花犀 |
三 |
孔雀 |
虎豹 |
金笄花 |
四 |
云雁 |
虎豹 |
素金 |
五 |
白鹤 |
熊 |
银笄花 |
六 |
鹭鹜 |
彪 |
素银 |
七 |
鹧鸪 |
彪 |
素银 |
八 |
黄鹂 |
犀牛 |
乌角 |
九 |
鹌鹑 |
海马 |
乌角 |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君和臣衣着存在两重性,即等级性与场合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2)从材料一、二、三,得出明朝的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的什么信息?
(3)结合材料全面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明朝的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不同的现象?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水平测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