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6592  346600  346606  346610  346616  346618  346622  346628  346630  346636  346642  346646  346648  346652  346658  346660  346666  346670  346672  346676  346678  346682  346684  346686  346687  346688  346690  346691  346692  346694  346696  346700  346702  346706  346708  346712  346718  346720  346726  346730  346732  346736  346742  346748  346750  346756  346760  346762  346768  346772  346778  346786  447348 

3.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牛耕逐步普及

C.铁制农具出现和逐步普及  D.家庭观念加强

试题详情

2.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试题详情

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   D.铁犁牛耕  

试题详情

22、答(1)调整与作用:A、19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B、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它调节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奠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基础,避免了走上法西斯化的道路;C、“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它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

⑵调整与作用:A、1956年的“三大改造”使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模式;B、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C、1978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进行城乡全面改革,对外实现全面开放,国民经济实力极大增强

⑶相同点:都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成分中都有国营经济存在。

不同点:美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中国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中国变革生产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而美国则不全是政府干预。原因:两国的国情不同(或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同)

试题详情

21、答:(1)材料一的观点是片面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但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应辨证分析。

(2)在70-90年代的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分化也日趋严重。  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3)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机遇,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一方面建设具有本国特点的经济模式,开放市场,融入世界,以迎接挑战。

试题详情

22、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中美两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两国经济发展都是由于既有较好的外部条件,又对内部进行成功的调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美国在百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三次重大生产关系调整是哪三次?各有何作用?

②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两次成功的调整是哪两次?各有何作用?

③中美两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中有何异同?造成这中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五单元测试答案

试题详情

20、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空前增强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C、发达国家掌握主导权       D、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往往是获利者

第Ⅱ卷

试题详情

19、美国波音公司777型客机的生产主要表明了

A、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B、世界市场的扩大

C、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D、美国向发展中国家迁移污染重的企业

试题详情

18、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随后该国进行改革并得到195亿的巨额贷款来自与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红十字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