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6946  346954  346960  346964  346970  346972  346976  346982  346984  346990  346996  347000  347002  347006  347012  347014  347020  347024  347026  347030  347032  347036  347038  347040  347041  347042  347044  347045  347046  347048  347050  347054  347056  347060  347062  347066  347072  347074  347080  347084  347086  347090  347096  347102  347104  347110  347114  347116  347122  347126  347132  347140  447348 

1.二战后德国经过45年分裂后,又实现了统一是在(   )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2年

思路解析: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在分裂45年后重新实现统一。

答案:B

试题详情

10.2008年10月27日在山东剧院演出的京剧《郑和下西洋》,创造性地将传统京剧与

交响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东西方文化很好地在一部戏中体现。由此说明  ( )

A.京剧应主要学习西方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京剧的传统部分已经过时

D.事物不断吸收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充分说明京剧艺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答案:D

试题详情

9.(2008·江苏高考)“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

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由题干内容可知此书法家狂放不羁,这也是其书法

的写照,草书最能体现这一特点,A是东晋时期的,C、D是楷书代表。

答案:B

试题详情

8.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体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读材料可知,此类小说属于通俗小说,读

者主要是平民百姓,这与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有关。

答案:C

试题详情

7.(2008·广东高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

反映了                               (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A项发生在鸦片战争后,C、D两项与题意无关。这种转变主要得益于商品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逐渐壮大。

答案:B

试题详情

6.(2008·江苏高考)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商帮”是明朝以后出现的经济现象。①②③都正

确,选C。

答案:C

试题详情

5.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

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

正确的是                              ( )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禁止任何外来文明传入

C.中国古代文明并不是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解析:题干材料直接表现的意思是中国人很少对历史进行分析和思考。A、B、C三项的叙述都不正确,中国古代文明在大多数时间里领先世界,在明清以前,中国文明也和外来文明进行过频繁的交流。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