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5.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诼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D.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34.“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
A.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C.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D.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33.关于中山装的发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发明与孙中山有关 B.综合了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的特点
C.其设计带有反专制的政治意义 D.体现了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决裂
32.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A. 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 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 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 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31.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A. 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B.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渗透和侵蚀
C. 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D. 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30. 下图是l9世纪70年代初期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下列对该企业评价准确的有
①是清朝官员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②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的局面
③对中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9.《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 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 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C. 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 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28.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李鸿章
A.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 B.发现了洋务运动的根本弊端
C.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 D.认为办洋务运动的重心应该转移
27.对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 B.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有所缩小
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 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26.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人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被迫关闭。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
A.清朝政府法律制度不太完备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D.受到了外国侵略势力的严重阻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