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7、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6、中国的耕犁达到完善阶段的标志是: ( )
A、耦犁的出现 B、高山犁的出现 C、曲辕犁的出现 D、铁铧犁的出现
5、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 )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
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
4、下列有关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始于北魏
B、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的土地
C、这一制度的实行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现象,使农民的生活相对稳定
D、隋唐两代不但继承了这一制度,而且有所发展
2、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 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 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C、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 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3、春秋时期,直接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因素是: ( )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各国税制的改革 D、战争的影响
1、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 ) A、商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春秋末期 D、秦汉时期
32.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12分) K^S*5U.C#O
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
材料一
(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2分)
(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3分)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二
K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3分)
(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